9月5日,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数智医疗专场座无虚席,人头涌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作为嘉宾现身,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等畅谈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未来。
“大家知道我是做结构生物学的,并且我回国据说是因为我‘失业’了,开个玩笑不要标题党。”圆桌高峰对谈一开场,特有的“颜式幽默”引发现场一阵掌声和笑声。
颜宁表示,大众从新闻上对于AI的认知有两大标志性事件:第一件是AlphaGo(阿尔法狗)打败了围棋国手;第二件是近年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使得结构生物学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工智能到底给结构生物学带来怎样的变革?
颜宁进一步阐述:“有了AlphaFold,我们可以预测大量的结构,相当于有了最好的数据库,也即PDB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这时我们才发现,很多结构对应着什么功能,我们还不知道。这就使结构生物学从一个底层、验证性的学科,变成一个真正的发现类学科。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
颜宁认为,“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科学研究赋能,例如图像识别、机器学习能够更精准判定哪些是噪音、哪些是信号,这就使我们可以研究越来越复杂的体系。“
这正如深圳医学科学院的设立初心:希望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甚至政府机构,降低壁垒,“建设一个好的Ecosystem”。颜宁说:“深圳医学科学院肩负着深圳整体生物医药发展的战略统筹功能,我也非常好奇在AI for Medicine方面,我们到底有哪些需求,到底能做什么。”
随着大模型的出现,技术的飞跃发展也引发业界对于人工智能背后隐私保护、生命伦理等多方面的担忧。在数智医疗专场,这一话题同样成为焦点。
“核技术有‘核按钮’,AI发展下去,它的风险有‘按钮’吗?”颜宁用ChatGPT举例:“我们经常嘲笑ChatGPT‘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我们到底有没有办法区分哪些是真实的数据,哪些其实是生成的?我在这个角度——不是作为专家,而是作为外行——把我的担忧表达出来。”颜宁说,医疗、循证性也是这样,必须得知道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假设的。
但是,“我们不能说因为AI可能有风险,就不发展”,颜宁认为,不断预见风险,对防范有所认知,才能够真正用好技术。“AI助医,科技向善。希望大家能够联手、联动起来,让这个技术能够为大家的健康服务,特别是主动健康这个概念。”
南方+记者 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