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生活习惯:血脂、血糖、尿酸升高的“隐形凶手”

南方+

在我国,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成年人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约1.77亿人,糖尿病患者约1.3亿人,血脂异常患者更是高达4亿人。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三高”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形势。

管理“三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三高”疾病的防控工作涉及范围广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次,“三高”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此外,“三高”疾病的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管理难度方面,数据显示,我国“三高”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普遍较低。例如,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为36%,控制率为30%。这意味着大量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许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服药规律,使得病情难以得到控制。

血脂、血糖、尿酸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化指标,它们的异常升高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药物和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成为这些指标升高的“隐形凶手”。

这些药物可引发“三高”

引起血脂升高的药物包括——

非甾体抗炎药物类:包括布洛芬、苯扎那齐等。

抗精神病药物类:如氯丙嗪、氟赖普利等。

糖皮质激素类: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雌激素类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替代疗法等。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这些药物可以影响到脂肪酸释放和代谢,增加脂肪积累,加重血脂升高症状。

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

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血糖升高。

抗高血压药物:如心得安、甲基多巴等,部分患者使用后血糖升高。

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引起尿酸升高的药物——

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

抗高血压药物:如依那普利、洛汀新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

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巯嘌呤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

其他风险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

高脂饮食:摄入过多油脂,导致血脂升高。

高糖饮食:摄入过多糖分,导致血糖升高。

饮酒:酒精可导致血脂、血糖、尿酸升高。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导致脂肪堆积,血脂、血糖、尿酸升高。

2. 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可能因为遗传原因,血脂、血糖、尿酸指标异常。

3. 疾病因素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脏疾病等,可能导致血脂、血糖、尿酸升高。

药师建议与意见

1. 药物调整

对于因药物引起的血脂、血糖、尿酸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在服用可能导致血脂、血糖、尿酸升高的药物时,定期监测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2. 生活习惯改善

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3. 遗传因素干预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脂、血糖、尿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积极预防,降低发病风险。

4. 疾病治疗

针对原发疾病,积极治疗,降低血脂、血糖、尿酸升高风险。

总之,了解药物和不良生活习惯对血脂、血糖、尿酸的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维护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身体,远离疾病。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药学部  刘泳珊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