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近30年,南方医科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主任李义凯一直十分低调,名字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但在业内,他却声名鹊起——
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是学校的第一位博士后;
率先开展脊柱推拿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主编了4部全国统编教材,是首届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
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10多年,分享真实诊疗案例,致力于帮助缺乏实例经验的广大基层医生成长,拥有50万名“云”学生。
“多说一些正确的话,才能让学科不走歪”,李义凯的言语朴实,一如既往。
率先开展中医手法的解剖学研究
1995年,李义凯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南方医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人员。这一人生的转折,源于一段佳话。
博士毕业后,他希望继续做研究,便写信给两所高校的老师,希望获得一份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位老师,就是时任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主任的钟世镇。
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本不抱希望的他,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钟世镇的回信。
往后两年多时间里,李义凯成为了钟世镇最亲密的学生,办公室就在老师的门口。
从钟世镇身上,李义凯“悟”到了如何做一名好老师——高校教授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保持敏锐嗅觉,引领学科发展。
在钟世镇的指导下,李义凯意识到,当时的推拿和整骨学科还基本属于经验医学,缺乏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若想要发展学科,“源头活水”还是在解剖学。
因此,他在选题和研究方向上并没有随着潮流走,而是选定了脊柱推拿方向,开展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
两年多时间里,他几乎天天到深夜才离开实验室,从头探索中医手法与解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中医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
此后,沿着老师钟世镇指引的道路,他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培育了更多的中医骨科人才。
近30年来,他陆续申请中标了8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还主编了5部全国统编教材。
希望学生叫他“老师”而非“老板”
对待教学,李义凯十分认真。每一次上台讲课前,李教授都会习惯性温习下讲义,课件也从来不假手于人。
这一习惯来自老师的影响。李义凯谈起,作为解剖学“大家”的钟世镇每一次上课前总会再看看课件,确保不会产生差错,而且讲课从来不超时。
在与学生相处时,李义凯也传承了好“师风”。每一位学生入师门,李义凯就会给他选定研究方向,若是基础稍弱,还会给他开列书单,把短板补齐后再进入科研赛道。
在李义凯看来,“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水平不高的教师”,做一名老师要尊重学问,敬畏知识,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李义凯常跟学生打成一片,一些学生遇上了家庭问题,他是能帮则帮。有些外校的学生一入师门会把他称作“老板”,他每次听到都会马上制止:“不要叫老板,也不要叫教授,就叫老师,因为亲切。”
李义凯最看中学生的品质是勤奋。在他看来,人与人的之间差别不大,关键是有没有用心去做。
年轻时,他为了做研究天天加班,现在退休了,还到处“折腾”——周一下午,他前脚结束了在广州的门诊,就马不停蹄赶往深圳,为周二上午的门诊做准备。
自建中医药科普平台“粉丝”超50万
在教室之外,李义凯还是一名“博主”,拥有超过50万名“云”学生。
他认为,传播知识不一定是在课堂,互联网就如同放大镜,能快速让人“看见”知识、引起共鸣。
中医正骨的流派多、杂音多,作为学院派,李义凯深知,自己不仅要用解剖学知识解释治疗机制,还要多向社会大众科普,“多说一些正确的话,才能让学科不走歪”。
每一天门诊结束后,李义凯都会花上半小时整理病例,挑选出最值得分享的病例发布在公众号上。对此他有一个原则:不谈流派,也不谈看病心得体会,就说病情诊断和治疗思路。
经营公众号10余年,目前“李教授交流平台”的粉丝数量已超过12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医生。
李义凯知道,一些基层医生患者量不大,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都不多,因此只要他们在平台上提问,他都会慷慨回应需求,“答对了点赞,答错了就帮助他们更正”。
他还把解剖学课堂放上了“云端”。他录制的解剖学课程,不仅给南医大的学生观看,还传输给了其他医学院的学生。在短视频平台上,他的粉丝数量超过50万,点击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有近2000万观看量。
在由互联网连接的空间里,年过花甲的李义凯依旧步履不停,为一群“云”学生传道、授业和解惑。
开栏语
他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他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他们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在南粤大地,广大教师努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系列报道,讲述优秀人民教师的教书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南方+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孔家铧
通讯员 柯佳
点击阅读专栏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