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口爆汁的烤香肠、热气腾腾的烧肉粽、香气四溢的卤肉饭、口感扎实的炒米粉、风味独特的蚵仔煎……
东莞台博会美食区粽情天下展位前,几位阿姨手脚麻利地在卵石上摆好烤肠、打包烧肉粽,蚵仔煎窗口早早就排起长队,主厨师傅忙得不可开交。
南方+ 何绮莹 孙俊杰 拍摄
还不到午饭时间,就有许多参展商前来跟老板“小阿姨”打招呼。“小阿姨”今年70岁,步履依然矫健,热情地张罗大家:“朋友们来吃个粽子,吃盘蚵仔煎,就是对我的厚爱啦。”
“小阿姨”的粽子真情
“小阿姨”本名戴秀霞。因为是家中最受宠的小女儿,许多朋友和后辈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阿姨”。
早年在台湾开服装店时,戴秀霞跟着隔壁的粽子店学了一门包粽子的好手艺,“越包越有兴趣,到处请人吃。”
后来,担心开在市区的制鞋厂吵到左邻右舍,她就包好粽子送给邻居;谈生意时,戴秀霞也会给客户送很多亲手包的粽子,“更有亲切感。”
1989年,随着主要客户群转移到东莞,戴秀霞也将制鞋厂开到了东莞。在厚街,“小阿姨”的生意一做就是35年,“一半青春都献给了这里,我的孩子们也都过来了。”
“期间有很多酸甜苦辣,刚来的时候也是蛮辛苦的,但现在回头看,觉得自己(来东莞)做得很对!”戴秀霞说。
在东莞,戴秀霞依旧喜欢包粽子、送粽子。世纪初,她在厚街开起一间几十平方的餐饮小店,起名“粽情天下”。
从一个粽子、一大碗卤面开始做起,慢慢引入各类台湾小吃,虽然朴实,但足够地道,“小阿姨”希望这家店能成为“大家的厨房”。
每年台博会,粽情天下都会出现在美食区,为大家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今年,是“小阿姨”陪伴台博会的第15个年头。
“现在鞋子生意交给儿女们管,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多多地推广台湾美食,把美味跟更多东莞朋友们分享。”戴秀霞笑道,“我还借此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呢!”
美食连起两岸心
如今,戴秀霞还担任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妇女联谊会的会长,“我觉得我承担着很大的使命,我对东莞和台湾同样热爱,希望美食能够成为牵起两岸情谊的一条纽带,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开开心心‘进莞来’。”
“小阿姨”和粽情天下的故事,是许许多多在莞餐饮类台商的缩影。
市台商协食品餐饮委员会在去年组建,如今已经汇聚起60余家会员单位。主任委员郑皓仁介绍,台商在东莞经营多年,涉猎到食品餐饮的企业非常多,其中有不少都转型自制造业。
“思乡是很自然的感情,美食产业就慢慢形成了气候,”郑皓仁告诉记者,“目前,在莞餐饮类台企大概有糕点零食制造、预制菜、团餐、门市、零售等几大类。”
今年的台博会美食区,是首次由食品餐饮委员会牵头参展。9家店铺共展出了200多种美食产品,“每个档口都能变化出很多样的东西,这就是台湾餐饮的特色。”
郑皓仁表示,“接下来,我们会考虑引入更多互动性的餐饮活动,不只在东莞台博会,也希望能够走进社区和商场进行推介,促进两岸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统筹:陈琬莹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王颖
摄影:南方+记者 何绮莹 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