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巡边路上的家国情怀

南方+

夏季的东北天亮得特别早。不过在凌晨两点,阿尔山的深山也都还在沉睡,王玉发已开始启程赶往牧点。我们一行也坐上了他的旧皮卡,一同往边境线驶去。

6月13日凌晨3时许,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天已蒙蒙亮,67岁的王玉发驾驶的皮卡即将抵达边境线附近的牧场。

6月13日凌晨3时许,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天已蒙蒙亮,67岁的王玉发驾驶的皮卡即将抵达边境线附近的牧场。

这辆皮卡历经风雨,左侧的后视镜已经损坏,但丝毫不影响这位“老司机”驾驶。山路难走,王玉发每隔几年就要开坏一辆皮卡,已经换了好几辆车。下过雨的山路特别泥泞,车轮时不时被泥地“吸住”,动弹不得,发出阵阵呜咽声。

这条路王玉发一走就是21年。巡边护边这件事,他也坚持了21年。他的性格在东北人中算是内敛,但说起巡边护边,他立刻能打开话匣子,呈现出爽朗的一面,对巡边路上的趣事如数家珍。谈到以后不放牧了是否还会来巡边时,他则一度哽咽。

相比之下,比他小一辈的黄金宇说话则更逗,自带几分幽默感。王玉发二十余年如一日巡边护边的事迹传开后,黄金宇和不少人一样对他肃然起敬,后来也加入了护边员的队伍。

这支护边员队伍已经有157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参加守边护边工作?”我问黄金宇。在他看来,东北人性格仗义,“用俗话说就是,自己伞都破破烂烂的,还总想着帮别人撑伞。”黄金宇小时候,邻居大都住在平房,他当时一周能在自己家吃两顿饭就不错了,“很多东北小孩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大家有什么事,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相互帮衬。”

最后离开时我知道,不管是王玉发还是黄金宇,尽管这些护边员的生活经历各异,但他们心中一直不变的家国情怀是相同的。

相关阅读

阿尔山的“流动界碑”|天涯比邻②

专家观点:中蒙建交75周年 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

采写:南方+记者 贺达源 陈梅玉

摄影:南方+记者 吴明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