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冷热不均”,盈利能力分化|2024产业半年报观察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旅游业在复苏的市场中寻求增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从需求端看,居民出游需求仍然旺盛,跨境游市场进一步恢复。然而,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成为旅游企业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旅行社、景区和酒店等不同板块的上市企业表现“冷热不均”,在复苏爬坡中寻求新增量。

旅行社

借力跨境游,快速增长

2024上半年,增长成为旅行社企业的主基调。

从半年报看,多家旅行社类上市公司业绩攀升。如岭南控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同比增长52.15%;实现归母净利润3981.53万元,同比增长33.73%。众信旅游半年营业总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230.25%;净利润1.13亿元,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南方+记者观察到,旅行社企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跨境游的复苏。今年年初以来,多国免签政策陆续出台,带动出入境游成为我国旅游热点。诸多组团社亦紧抓出境游复苏契机,积极拓展出境、入境游市场。

岭南控股旗下广之旅组织多类出境首团

岭南控股旗下广之旅组织多类出境首团

比如出境游方面,岭南控股旗下广之旅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官方旅游机构签订了联合推广合作协议,成为多个申根国、澳新签证绿色通道旅行社。上半年,广之旅出境游(不含港澳)实现营收69837.62万元。

众信与多家境外旅游局保持长期合作、并携手举办多场推介活动;暑期期间,为应对亲子为主的客群变化,其深入挖掘并开发法、瑞、意等欧洲热门目的地,出境游人数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入境游方面,增量同样凸显。据岭南控股,业绩增长主要基于“成功接待多个入境游大团,拓展欧洲入境湾区系列团业务”。开拓市场取得突破,广之旅上半年入境游实现营收1940.88万元。众信旅游在机构调研时也表示,“将积极布局入境游市场,开发更多适合国外游客的特色旅游产品”。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出入境游持续回暖受到了包括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在内的多个因素驱动。其中,以企业出海活动为首的商业驱动,成为加速回暖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恢复跨境游销售体系的同时,不少旅行社也在加速零售网布局。比如,广之旅通过全国布局的网络渠道,促进“组团”与“地接”业务共同发展。众信旅游则加快开拓线下门店,目前全国范围内已超2000家,覆盖近20个省市,未来将增加门店至5000家以上。

景区

客流分化,“冷热不均”

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表现活跃,在“五一”、暑假等假期,出游需求更持续高涨。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

与出游总数增长相对的,是景区目的地的“冷热不均”。从已发布的上市景区半年报看,部分景区得以客流、营收双增长,也有不少景区徒有人气甚至“两手空空”。业内人士分析称,上半年旅游市场分化的趋势在景区板块尤为凸显,“主要是基于经营模式与产品竞争力的优劣。”

以长白山、三特索道等为代表的景区迎来增长。前者延续了去年冰雪游的火爆趋势,旅游人数继续增长。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2100万元,同比增加约72%;实现扣非净利润2700万元,同比增幅达到138%。

有着“旅游演艺第一股”之称的宋城演艺,业绩预增幅度最高,在结束了多年的亏损后,其于今年迎来“阶梯式”增长。上半年总营业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81.75%。

开业不久的广东千古情景区受到游客热捧

开业不久的广东千古情景区受到游客热捧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文旅市场稳中向好,整体游客人次和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其中,新开业的广东千古情景区受到游客热捧,西安千古情景区发挥“大演艺”模式优势,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

更多的传统景区则陷入“旺丁不旺财”的尴尬境地。如湖南张家界、桂林旅游、云南旅游等均延续了前几年的亏损态势,亏损程度各异。据财报可知,成本提升、重资产项目运营不佳,以及客单消费下降成为仍处“寒冬”的主因。

以张家界为例,上半年净利润亏损6116万元,同比下降49.13%。近期引发热议的大唐不夜城,更是其中典例。作为西安的头牌景区,一年接待数千万游客量,2024上半年净利润却仍为负数——亏损额达1.87亿元。

业界人士指出,景区的高人气并未转化为相应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在于,高昂的运营成本与单一的收入来源。事实上,这也是诸多开放式景区的痛点:免门票入场,收入主要依靠游客消费;与之相对的是,高昂的日常维护、运营成本,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对比宋城演艺与大唐不夜城可见,不同盈利模式下景区收益的差异。前者作为封闭式景区,进场需收取门票;同样以门票为主营收入的三湘印象,以及长安十二时辰、老君山,盈利表现也颇显可观。其中三湘印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29%。

酒店

利润减少,加速扩张

聚焦酒店板块,上半年酒店集团的财报也呈现差异化、两极化趋势。基于出游需求、及市场环境变化,国内及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国内酒店看,2024上半年,包括华住、锦江、首旅酒店在内超10家上市酒店集团实现营收增长,其中华住营收最高达到114.3亿元,同比增长14.15%;大酒店集团营收增速最快,同比提升88.75%至42.12亿元。

锦江酒店实景图

锦江酒店实景图

然而营收增长的主基调下,却是净利润的普遍下滑。华住集团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26亿元、同比下降13.92%。格林酒店、君亭酒店、金陵饭店归母净利润虽均为正数,但同比出现下滑;大酒店、华天酒店、华大酒店、布丁酒店则显示,净利润亏损。

成本上升及市场竞争加剧,为上述酒店集团带来不小的压力。新形势下,部分品牌也开始另辟出路。比如亚朵以零售为增长引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118.33%,其中零售GMV达到11.15亿元。首旅集团则受益于整体规模增长以及特许加盟酒店、中高端酒店结构占比的双双提升,净利3.58亿元、同比增长27.49%。

国际酒店(大中华区)上半年表现则有所“降温”。包括万豪、洲际、希尔顿在内的国际酒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RevPAR和ADR普遍实现增长,却在中国市场出现下滑。以万豪为例,其全球RevPAR同比增长4.90%,但中国区降幅达4.60%。RevPAR降幅最高的为温德姆酒店集团,同比下滑17%。

对此,各大酒店集团均将下降原因归于中国出境游市场需求走强、导致国内游需求下降。此外,ADR的下滑也与国内旅游市场定价趋势有关。万豪相关负责人此前预测,该疲软趋势将延续至第三季度。“暑假出境游加速,RevPAR或将出现更显著的下降。”

不过,酒店集团加速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国内品牌中,华住集团上半年新开业酒店数量达567家,净增466家;锦江酒店新增开业680家,净增490家。国际酒店方面,希尔顿大中华区第700家酒店开业,万豪大中华区酒店达553家。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24年大中华区已开业中高端及以上酒店共计1405家,中高端比例最高。“这显示出酒店集团对于市场恢复和增长的信心。”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这加剧了酒店市场、尤其中高端赛道的竞争。要吸引并留住客户,酒店集团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以及增强品牌影响力。

【采写】南方+记者 叶绮涵 见习记者 周妤洁

【海报】吴颖岚 谭唯

【统筹】赵兵辉 程鹏 马华 周人果

【策划】陈韩晖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