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筑墙”到“拆墙”:移动支付江湖的利与义

289财经热点
+订阅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拆墙”,终于“拆”到了各自“腹地”——自9月12日起,淘宝天猫商户将可逐步开通微信支付。

淘宝是支付宝的“发家地”,也是“基本盘”。因此,此次局部“拆墙”被外界认为是阿里与腾讯两家在支付的互联互通上终于“握手言和”。

事实上, 有关部门对“互联互通”虽动议已久,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方还是各有算盘。

盖因移动支付“拆墙”,不比外链解禁,打开的仅是流量之墙。其难,难在数据归属,难在“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因为移动支付是互联网巨头各自为营的利益要害。

今年以来,这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移动支付互联互通明显提速——银联云闪付与微信收款码实现全场景打通、微信支付进入淘宝。今天,我们试图复盘支付巨头从“筑墙”到“拆墙”的恩怨情仇,看移动支付互联互通的过去和未来。

“筑墙”圈场景

互联网“筑墙”,起点正是移动支付。

将时间拉到2013年前,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高墙是如何“筑”起来的。

那一年,微信在5.0版中正式推出微信支付功能。依托社交,微信支付用户迅猛增长,让一直在支付业务上不如支付宝的财付通(腾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也直接让支付宝感受到了来势汹汹的威胁。

于是,在微信支付上线一周之后,淘宝关闭了微信的淘宝客接口。“筑墙”圈地的场景争夺战正式打响。此后,双方一次次试探都把触角伸向对方地盘,并建起一堵堵新“墙”。

2015年,是双方争夺最为白热化的一年。

马年春节,微信花了5亿元拿下春晚的总冠名,超8 亿人参与2015年微信春晚红包,微信支付以红包激活了微信用户的社交圈,让支付和社交紧密联系起来,从此圈住了每一个微信用户。

就在这一年,微信支付用户超过支付宝,支付宝选择屏蔽了来自微信的所有链接。作为回应,腾讯不再在自己的应用超市应用宝中给支付宝任何推荐。

当然了,互联网巨头们总是一边为防止他人的侵犯建起“高墙”,一边又觊觎对方的流量不断“凿洞”。比如我们都已经熟悉的各种乱码口令。

除了建“高墙”,巨头们也都纷纷留一手,自建“水渠”。

以京东为例,2011年5月,京东宣布弃用支付宝,并收购了网银在线,也就是现在的京东支付。

刘强东在其自传《创京东》中的亲诉:“2013年,阿里巴巴将余额宝玩的风生水起,这暴露了京东的短板:在线支付。电商、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紧密相连,对第三方支付的忽视,是我这些年的重大失误。”

刘强东后知后觉:支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支付业务。

互联网的生意经是流量变现。支付便是变现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各业务产品的关键桥梁。庞大的业务网千丝万缕,流量走向盘根错节,但只要握住了移动支付,也就握住了流量变现的终极密码。

比如说,都说APP的尽头是金融。互联网公司以不同的业务起家,但却不约而同走向了一个地方——金融服务。

比如信贷,支付不仅可以实现用户精准触达,也是构建用户画像和风控模型的基础,花呗、借呗无一不是背靠支付宝的海量数据。比如财富管理,余额宝的诞生正是源于支付宝上沉淀巨额资金。作为互联网第一生产资料的信息和数据资产,支付在支撑金融创新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

于是,移动支付,从一个工具变成一门生意——流量变现的巨大诱惑,用户画像的深度挖掘,清算合规的潜在风险,从利益归属到问题规避,都可以通过自建第三方支付来实现,堪称一本万利。

“拆墙”谋发展

高筑墙广积粮,构建垄断优势,彼此之间坚壁清野。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基本商业逻辑。

而这一切,在2021年被按下暂停键。当年9月,工信部召开会议,对互联网平台之间屏蔽外链行为进行整治。巨头们被迫“拆墙”。

移动支付是“拆墙”的关键领域。然而,相比于其他,移动支付却是进展最慢的环节。央行曾公开喊话,移动支付领域反垄断有待深入,将持续督促平台企业落实支付业务整改要求。

但即便如此,巨头们之间的支付互联互通总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扭扭捏捏。比如,让本可以流畅的转账流程变得繁琐;让对方支付方式折叠起来,或者找不到。

拦截了别人,也圈住了自己。

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曾说,当有一天,面对格局的变化,淘宝真的开始支持微信支付时,那就说明阿里放弃了过去的成功,开始变革和转型了。

这一天终于要到来。

当前,阿里系和腾讯系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走向存量市场。面对字节和拼多多的强势进攻,逼迫着他们从“拆墙”走向更广泛的合作。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支付巨头生态开放,打破各自原本的生态逻辑,包括阿里、腾讯以及各自投资企业的商业版图与商业逻辑都将发生改变。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指出,现在合作的契机是反垄断和互联互通,巨头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巨头之间有诸多竞争,也有很多互补。现在双方放下争执,对业务来说是大好机会。

移动支付江湖打打杀杀,移动支付江湖也都是人情世故。

开放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就从今年看,移动支付互联互通明显提速。

一边,微信支付陆续与包括银联云闪付、京东支付、三大运营商旗下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等开展支付互通合作。另一边,美团外卖、酒店开通了支付宝小程序,并开展联合运营活动。

此外,移动支付领域的另一巨头——银联云闪付的“入淘”“入微”也有更多实质性进展。如银联云闪付与微信收款码实现全场景打通。

当然,移动支付的互联互通远远未完成。真正的互联互通,还需要行业各方的持续努力。

比如,数据归属问题、利润的分配等,都需要各方在你来我往中寻得“最大公约数”。

再比如,更为关键的支付工具的互认互扫——用户再也不需要面对餐馆、小卖部等的五颜六色的支付码无所适从,也一直没有完全破冰。

移动支付是连接的关键桥梁。“拆墙”是要打断支付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捆绑链条,让移动支付更好服务开放生态。

反垄断浪潮之下,支付互联互通、流量去中心化,移动支付江湖竞合仍在继续。

南方+记者 陈颖

编辑 余佩 李杰伦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