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墩堵路?记者走进古城一探究竟,时长共1分31秒)
石墩堵路?记者走进古城一探究竟
这些天,潮州古城太平路及周边的街坊们有些不太平。
据当地居民反映,近日,古城步行街周边的胡同入口处多了不少圆形石墩,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出行。
加装石墩的相关照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传言称“老人买米回家,却被石墩挡住无可奈何”,更有网络传言称,“石墩挡住了救护车,阻碍了巷子内的老人就医?”
为核实相关信息,南方+记者在古城周边多方走访,发现不少网传信息并非所传的一样……
9月4日,为回应舆论关切,潮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湘桥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古城牌坊街周边交通管理情况作相关介绍和通报。目前,当地正积极听取古城区内居民意见建议,进一步对古城区交通管理进行优化调整。
焦点:
石墩封住居民通道?
“一夜之间装了大石墩,把我们居民出行的路都堵住了。”据家住古城中心三家巷的居民陈女士反映,近日,古城加装石墩后,古城街区的居民出行不及从前方便,“以前电动车可以骑到家门口,现在只能绕路或者骑到石墩附近。”
古城内街增设石墩的话题几日来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有网友甚至晒出一张照片,图中的阿婆推着自行车驮着大米,面对石墩和铁栅栏疑似难以前行。
9月4日,记者实地走访古城看到,网传阿婆推车遇到的石墩,位于居民区下东平路和步行街干道的岔路口,两个石墩放在路口,仅留出行人和自行车通过的空间。在下东平路口,常有几辆电动车停靠路边,让原本狭窄的巷子显得拥挤,有居民解释道,“电动车过不去就只能放在这里。”
阿婆推车买米却因石墩路障无法进入?对此,当地值班人员介绍,当天现场在为居民发放慰问品,阿婆推车到此处时现场刚刚完成施工,“铁栅栏其实是施工前后安装,目前已撤离,值班人员也帮助阿婆顺利回家。”
更有网友质疑,石墩或阻碍应急车辆通行,是否存在消防隐患?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巷道狭窄仅宽三米左右,本身汽车就无法进入。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古城的背街小巷本身不能满足大型救援车辆进出,车辆通常仅能开到步行街路面,常常需要人工作业辅助,“有些道路太狭窄,即便不放石墩,车辆也是进不去。”
下东平路口摆放的石墩。
残疾人小曾告诉记者,尽管有升降桩,但加装的石墩仍然会阻碍其轮椅出行。当地值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古城内的卡口一般都有人员执勤,“轮椅、婴儿车,值班人员见了都会前去搭把手。”
记者走访古城多个巷道发现,巷子内如今各家门前仍停靠不少电动车、摩托车。车辆从何而来,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石墩大部分设置在巷子与步行街干道岔路口,倘若居民需要骑车外出,“得绕一段路,但出得去。”
回应:
征集各方意见,优化调整措施
作为潮州的地标性历史文化街区太平路牌坊街,在古城核心区仅2.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至今仍有4.9万名住户,而其中60岁以上的住户,占到了其中三分之一。
为何当地实施交通管制,除了游客流量大,其中重要的因素正是保障当地老人的安全。
据潮州交警介绍,近段时间来,牌坊街及周边出现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擅闯步行街、乱停乱放、鸣笛扰民等乱象,严重影响古城旅游环境和市民游客出行安全。为此,交警部门加强了牌坊街及周边摩电限行、禁鸣管制措施,希望让牌坊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
每天上午,古城电动桩下降,电动车辆可正常通行。
这条步行街,每天早高峰,却是车流往来,烟火十足。清晨8时许,居民们骑车到街面买菜,买完后就赶在9点前电动桩升起前骑车离开。
牌坊街能够实现潮汐车流,此前主要是靠电动升降桩进行疏导调节。每天9时到23时,电动桩抬升,一般车辆无法进出;其余时段,电动桩降低,古城街道也可行车。为此,有居民表示疑惑,“此前所设置的升降桩就很好,这么多年老百姓也都已习惯,为何又选择加装石墩?”
对此,相关部门回应称,近期,鉴于原物理隔离设施有些被破坏,部分老化并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更新调整的问题,湘桥区按照《通告》履行属地职责,对原管制点的设施进行更新调整,接下来,湘桥区会积极采纳当地居民的意见建议,对石墩采取间隔优化,灵活设置不焊死等措施,确保措施安全有效。
走访中,一位当地基层服务人员告诉记者,电动升降桩运维成本较高、安装条件较苛刻,在所有路口设置有难度,“大家对石墩不满意,我们也在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看看有什么替代方案。”
除电动车进出问题外,也有群众就石墩设置后提出交通、民生保障等问题。9月4日,潮州古城相关单位回应中指出,有群众反映部分小区出行难的问题,湘桥区积极协调为小区居民设置专门通道方便居民出行;有群众反映煤气罐送不到家里的问题,街道已经对接燃气、米、油等物资供应商,要求送货上门……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路断了就打通,路堵了就去疏。古城的交通管理一直都在动态调整,目的是保障所有群众的权利。”
手记:
保障古城民生,应做好“绣花功夫”
近年来,国内各地古城古镇旅游正越加火热。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显示,古镇旅游是大众旅游发展阶段游客重要的出游选择。然而,古城古镇同质化也成为古城发展的难点之一,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曾指出,拥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才得以称之为“古”;拥有一定数量的本地居民、保留一定的生活风貌,具备一定的商业旅游资源,才得以称之为“镇”。
潮州古城凭借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近年来广泛吸引八方来客。公开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潮州古城核心区人流量达165.06万人次。
相较于其他古城古镇,潮州古城里51条古街巷纵横交错,藏着一批上百年的古民居,古城内仍有大量本地居民居住其中,生活气息浓厚。这些老街道和老街坊,共同绘制了潮州古城有别于其他古城古镇的独特韵味。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曾指出,潮州是“活着的古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变成纯粹的旅游景观,古城仍以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主体。
对于古城的相关管理单位来说,如何平衡好古城文旅发展和当地群众民生保障的关系,一直是绕不开的课题。
记者走访期间,一位在古城街巷内居住了超过40多年的阿伯表示,本地人近年来为潮州文旅红火而骄傲高兴,“平日里只要是节假日,我们尽量不走主街,就是想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从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微改造”,古城片区相较于现代城市,各项工作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用心用情、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以扎实的“绣花功夫”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管理中,古城更应注重疏堵结合,采取措施前做到精准沟通,给当地民声留以缓冲,并配套相应的服务措施,在更新管理办法时用好议政平台广泛征求民意,多措并举保障古城居民生活。相信只要潮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建设“人民的古城”这个出发点不变,坚持用“绣花功夫”做好古城管理的点点滴滴,居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到维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让守护家园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定能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古城。
采写:徐勉 段江含 董志豪
视频/图片:万稳龙 吴明 实习生 黄美慧
此前报道
潮州古城居民出行难?应急救援车辆进出遇阻?回应来了!
近期,潮州市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对古城牌坊街周边的交通管理。部分市民群众对应急救援车辆进出古城区遇阻和停车难等情况提出质疑。9月4日,针对此事,潮州市相关部门向媒体回应相关情况。
缘何加强管制?
回应:步行街交通乱象影响出行安全
潮州市缘何进一步加强牌坊街及周边摩电限行、禁鸣?
潮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回应,早在2009年9月14日,潮州市便发布《关于加强古城文化街区管理工作的通告》,将牌坊街设置为步行街。“作为步行街,禁止车辆行驶是应有之义。”潮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长期以来潮州公安交警部门均有结合牌坊街游客较为集中的时段特点,在充分考虑牌坊街原住民生活不受到太大影响,又能提高旅客安全感、体验感的前提下,配合属地湘桥区开展“步行街”各项交通管制措施。
“但是,近段时间来,牌坊街及周边出现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擅闯步行街、乱停乱放、鸣笛扰民等乱象,严重影响古城旅游环境和市民游客出行安全。”潮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坦言道。其中,摩托车、电动车擅闯步行街容易冲撞市民游客,存在安全隐患;鸣笛影响牌坊街沿街居民商铺的生活生产秩序,惊吓市民游客,引起他人反感,市民游客反应强烈。
综合多方因素考量,潮州市交警部门加强了牌坊街及周边摩电限行、禁鸣管制措施,抽调警力协同交通、城综等部门,通过教育、劝导、警告等方式对古城区开展摩电车辆联合执勤,希望让牌坊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
居民出行难?
回应:设置部分专门通道,优化石墩间隔
潮州市对牌坊街及周边摩电限行加强管制后,众多住户纷纷表示其出行以及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对此,湘桥区针对关于设置石球问题、应急车辆通行问题以及市民群众出行难问题等均有所回应。
湘桥区表示,该区严格执行2017年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太平路(牌坊街)区域交通管理有关事项的通告》(下称《通告》),对牌坊街及周边街巷共32个路口进行物理管制。近期,鉴于原物理隔离设施有些被破坏,部分老化并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更新调整的问题,湘桥区按照《通告》履行属地职责,对原管制点的设施进行更新调整。“接下来,湘桥区会积极采纳原住居民的意见建议,对石墩采取间隔优化,灵活设置不焊死等措施,确保措施既有效又安全。”湘桥区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一直关注古城区居民出行的问题。”湘桥区相关负责人称,针对因交通管制引起的出行难问题,湘桥区派工作人员上门对居民就如何出行进行引导,明晰出行线路。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车辆无法直接停放到小区楼下的问题,湘桥区已在防汛通道和开元广场设置约700个免费摩托车位,7个电动车充电桩约70个充电插口,进一步满足居民商户的停车需求。
此外,针对三家巷等部分小区出行难的问题,湘桥区积极协调,为小区居民设置专门通道方便居民出行。后续,湘桥区还将继续完善及优化出行服务措施,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决居民及游客的出行问题。
特殊车辆进出遇阻?
回应:一律放行特殊车辆,严管物资配送价格
聚焦近期居民关注的古城区应急救援问题,湘桥区回应表示,近年来潮州古城修复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历史建筑风貌,因而背街小巷并未进行拓宽拆改,巷口宽度仅3米左右,本身未能满足大型救援车辆进出,救援工作只能通过人工作业。
针对这一问题,湘桥区进一步采取了相关措施。湘桥区对应急救援等特种车辆车牌进行备案,当特种车辆经过升降桩卡口时,升降桩能够立即识别响应,自动迅速降下桩体,以便车辆快速通过。
为防止出现智能感应故障等特殊情况,湘桥区在各升降桩点位都安排人力值守,在系统后端设置指挥中心和应急电话,落实24小时人员值班,当发生应急事件时,监控室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在各升降桩点位设置提示牌,居民有紧急需要也可通过升降桩旁的红色按钮及时联系监控室,多方保障应急车辆能够万无一失安全快捷通过升降桩。
在此基础上,太平街道还成立了古城志愿应急服务队,另配备由社区干部、片区社会工作者及潮郡志愿者等人员构成的备勤队伍,并设置南北两个服务点,接受古城区(南门、开元、太昌、下东平路社区管辖范围)群众来电,派员到场协助群众解决突发性民生问题,服务好古城居民。服务热线为:0768-2232124。
此外,针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所需物资配送问题,太平街道也将主动对接燃气、米、油等居民日常所需物资的供应商,要求他们服务好辖区居民,并提供配送热线,送货上门,严格管控加价或拒送现象。同时古城区所有升降桩卡口对燃气及粮油等配送车辆、有就医需求的居民等特殊车辆一律放行,最大限度服务好辖区居民。
湘桥区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设置升降桩物理隔离,按车辆类型,为居民规划出行线路;积极听取古城区内居民意见建议,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对古城区交通管理进行优化调整。
撰文:董志豪 徐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