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中的“爱马仕”!河源紫金50亩芭乐味百香果甜蜜上市

南方+

秋季的紫金瓜果飘香,各种水果轮番登场,当然也少不了“果汁之王”——黄金百香果。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处暑刚过,位于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上石村的50亩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进入采摘期,果农喜迎丰收。

百香果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上石村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一丛丛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繁茂的枝叶下挂满了形似鸡蛋的百香果,浓郁的芭乐香气扑鼻而来。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果农们忙碌地穿梭在一排排藤架间,采摘、搬运着果子,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现在是头批果采摘期,产量已超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上石村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温钢坚介绍,芭乐味黄金百香果被誉为百香果中的“爱马仕”。该品种果品糖度可达20度以上,因果味香甜特别,是目前百香果市场价格较高的品种,大果零售价通常能卖到15—20元/斤。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当时引进芭乐味黄金百香果,因挂果率低、产量低,我们多次前往福建请教技术人员解决种植技术难题。”温钢坚介绍,引进种植后,在紫金县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人员的上门指导下,基地百香果种植难题逐一得到解决,示范基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基地已盘活50亩撂荒土地种植芭乐味黄金百香果,实现土地复耕的同时,还带动8名村民就业,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在‘家门口’上班,月均收入3500元,还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村民温俊捷喜笑颜开。

50亩百香果年产量将达15万斤

据悉,今年上石村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种植示范引进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喷、灌等方式种植密度可达230—300株/亩,超过本地约三分之一的种植量株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目前,百香果长势情况良好。按今年亩产量3000斤计算,50亩地年产量将达15万斤,实现销售额近70万元。

除常规零售外,示范基地还将推行农村电商模式,提供团建、聚会派对、旅游观光、亲子采摘等服务,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打造中坝镇农业特色品牌。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我们鼓励企业积极扩大百香果的种植面积,只有产量高、质量好,不怕没销路,并且在销售方面,镇里已具备有效的渠道和策略。”中坝镇副镇长刘思健表示,接下来,中坝镇将搭建农产品集散中心,构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确保农产品能够顺畅地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文娱活动助力百香果产业发展

围绕百香果产业发展,今年8月,中坝镇在镇上乡村会客厅,举办了第一届“一起来嗨‘坝’ 快乐在中坝——芭乐味篇”活动。

活动依托文娱形式,促进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展现新农村风貌。通过芭乐味道黄金百香果展示、试吃、互动问答等,增强趣味互动,提升观众参与感,直观体验中坝镇农产品品质。同时,汇聚新型农民及经营主体力量,强化区域品牌,为农业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及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笔者获悉,该活动还融入了社交平台线上直播互动的创新元素,在线直播观众总数高达1667人,总热度达到2314,点赞次数超过3.1万次。同时,通过活动开展芭乐味百香果深得线上、线下观众的喜爱,目前推动销售约3000斤。

刘思健表示,中坝镇将进一步通过文娱活动等方式,宣传中坝的乡土人情、地理优势,以创新的思路模式,实现精准对接,搭建合作平台,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撰文:张浩森 通讯员 黄从高 甘建楼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编辑 张会玲 何雪峰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