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从甜蜜小镇到城市门户|珠海“区”动镇兴路①

南方+

日前,随着黄茅海大桥的正式合龙,历经4年建设的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贯通。

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奋战150天决胜通车”收官之战的打响,该通道正朝着年底开通的目标全面冲刺。

东起珠海平沙,西至江门斗山,全长31公里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大湾区又一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

交通就是影响产业格局的重要禀赋。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也在更微观层面激活通道起点——平沙镇发展潜能。

这座地处珠海最西端的小城镇,将彻底改变偏居一隅的区位条件,成为珠海向西强化枢纽辐射功能的城市门户。

这是平沙镇发展历程中的惊人一跃。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这座珠海唯一的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镇,正在抢抓重大交通通道带来的“大桥红利”,加速导入优势产业,强化联城带乡功能,从交通末梢走向门户重镇。

02:49

平沙:从甜蜜小镇到城市门户

镇域产业集群加速跃升

“平沙当年可是风光无两!”漫步在珠海平沙街头,每一个年岁稍长的人,都对珠海这座陆域面积第一大镇的辉煌过往念兹在兹。

平沙,是珠海的甜蜜之境。

曾经,平沙糖厂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一跃成为全国糖业的龙头大厂;华丰方便面厂靠着“食华丰,路路通”的广告词,风靡一时。

昔日“一包糖、一碗面”,让平沙镇享誉全国。

循着发展的车辙前行,如今的平沙正在悄然间布下新质生产力的种子。

风光秀丽的孖髻山下,纳思达激光打印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正在上演一家“链主”企业撬动一条产业链的故事。

就在上月,位于珠海平沙的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中国首款全自主技术研发的A3激光复印机。

此举意义重大。身处被美日巨头强势占领的打印机行业,以奔图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跨过技术坎、越过专利墙,掌握了从激光打印机到复印机,从零部件到整机,从软件到硬件,从产品到服务的完整产业化技术。

这是中国制造打破全球技术壁垒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珠海平沙“制造业当家”的镇域经济奇迹。

从平沙糖厂、华丰方便面厂到纳思达激光打印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旧交替之间,演绎着珠海平沙高质量发展的跃升之路。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珠海平沙以纳思达激光打印机产业园、格力电器智能制造公司为龙头,加速打造以智能装备、高端打印设备为引领的“2+N”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达7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

其中,围绕纳思达激光打印机产业园,高端打印设备产业链企业已达10余家,高端打印装备产业集群强势崛起;随着格力电器智能制造公司的正式投产,歌珊地创意小家电智造项目签约落地,明才精密、盾安热工等家电配套企业协同发展,以格力电器为引领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作为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后起之秀,平沙镇在2024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中排名第173名。

在平沙,产业集群迸发的“势能”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今年上半年,平沙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9亿元、同比增长22%,多项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领跑金湾区各镇,保持了近年来产业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城乡融合步伐踏出新律

平沙镇平塘河畔,两栋造型方正、外墙崭新的大型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是“珠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摄影棚,其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平沙糖厂。

甜蜜回忆已成过往,新的故事正在续写。

端午期间,平塘河畔人声鼎沸,河道上龙舟竞渡、热血沸腾,河岸上观众尽情呐喊助威,相伴争渡的鼓点,烟火气在两岸升腾,热闹景象沿着“一河两岸”景观带铺开,向来访者展现“文农旅”交融的画卷。

平塘河一河两岸。

平塘河一河两岸。

在平沙镇,平塘河有着母亲河之称,曾长期承担着船运甘蔗的河道功能,承载着一代代平沙人的记忆与乡愁。然而,随着产业发展,污染源的流入曾让这条母亲河饱经风霜,平沙人曾戏称其为“黑龙江”。

在前期的治理下,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人们把守护母亲河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平沙镇全力推进平塘河“一河两岸”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项目一期以“雁回平沙”为主题,融入雁的形象和平沙历史元素,提升亲子互动水岸、休闲活力水岸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一个集亲子互动、休闲娱乐、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滨水景观游憩带。

平塘河的蝶变,折射出珠海平沙以高品质城镇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争创典型镇示范样板的努力。

年近花甲的周兴平,每天都去平沙镇升平大道散步,抬头望向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期待着年底能够搬进新家。

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房。

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房。

周兴平是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的居民之一。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遍布平沙各个社区,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地势低洼,常年饱受渗水、水浸影响。“每逢台风、暴雨,我们都没安稳觉睡。”他感慨。

砖瓦房居民的安居梦,折射出平沙镇城乡一体的短板,也正是城乡融合的发力所在。

伴随着居民的期待,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应运而生。在平沙镇升平大道南侧、平沙一中西侧,项目规划建设15栋住宅楼共1776套安置房。

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居民抽签。

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居民抽签。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城乡融合的步伐在平沙踏出新的旋律。

作为珠海唯一入选的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镇,以《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典型镇建设规划方案》高标准编制为引领,珠海平沙着力推动美丽圩镇提质,打造平东大道成为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建成双向六车道美丽主街升平大道,升级改造约300米连片迎雁西街沿街房屋外立面,利用平沙故事馆打造圩填客厅展示窗口,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

农文旅融合拓展致富路

走进位于平沙镇的珠海台湾农民创业园,映入眼帘的成片果林青葱一片,树上挂满累累硕果。正是盛夏时节,珠海台创园永呈园艺公司种植基地中,金黄的凤梨缀满田间,硕大的百香果、饱满的葡萄已挂满枝头,浓郁的果香沁人心脾。

珠海台创园永呈园艺公司经理夏国建。

珠海台创园永呈园艺公司经理夏国建。

“以前农民就是种地赚钱,现在农民还可以做旅游、玩高科技。”珠海台创园永呈园艺公司经理夏国建是珠海“金钻凤梨”的引入者。

随着“百千万工程”加力推进,珠海平沙立足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以海泉湾度假区为龙头,串联孖髻山、前进稻田、台创园、卓志蔬果、惠民蔬果、“绿手指”有机农园等景点的精品旅游路线,围绕“春之花、夏之果、秋之稻、冬之渔”,聚点成带全力打造珠海“全域旅游第一镇”。

夏国建所在的台创园就是这条精品旅游路线中突出的一环。

农文旅交织交融,为农民增收致富打开了新的大门。“我们不仅自己引进金钻凤梨、莲雾等台湾水果,还把技术推广到周边的农户,带动他们走上共同致富道路。”夏国建说,“现在台创园周边的金钻凤梨面积超过了700亩,今年将喜获丰收。”

珠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

珠海台湾农民创业园。

距离台创园不远处,黄智鹏正在珠海首个设施蓝莓示范基地内实现智慧种植。

“设施蓝莓种植项目采用全自动滴灌智能系统统一控制,可通过管道直接对果苗根部进行输送养分,促进根茎吸收,实现更精准地控水控肥。”珠海汇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黄智鹏说,基地首批种植的蓝莓预计最快在今年11月进入采摘期,至2025年满产后可实现蓝莓产量70万斤,产值达3500万元,并吸纳带动超百名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平沙镇持续探索“政府统筹规划布局、国企整合用地资源、经营主体建设运营”模式,打造高端水果产业基地、粮菜轮种产业基地、莲藕产业示范基地、“千亩方”水稻田示范基地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在平沙,一眼入画的风景为喧嚣的城市静音,一个个都市现代农业项目的落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平沙镇的田间地头流动,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打开了新的通道,也为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采写:南方+记者 林郁鸿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编辑 文秋仪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