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6.16元巧克力开除园长,不讲武德

南方评论
+订阅

文|吴三川

近日,一起因教师节礼物引发的劳动争议案尘埃落定。

重庆市某幼儿园前园长王某仙(化名)因在2023年教师节前夕“收受”学生一盒价值6.16元的巧克力,被幼儿园认定违反教育部印发的教监【2014】4号《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并作出开除处理。王某仙对此不服,将幼儿园告上法庭。

幸好法院判得公正。一审中,法院认为,王某仙收受的巧克力价值较小,且是小朋友出于喜爱和尊敬而赠送,不宜定性为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同时,在双方未能就调岗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幼儿园未给予改正机会便径行解除劳动合同,明显不够审慎,认定幼儿园的解除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然而,双方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中,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最终维持原判。

中国教育报 (李坚真制图)

中国教育报 (李坚真制图)

此案虽已告一段落,但争议远未停息,不禁要问:谁有开除一名园长的权力?

先看园方援引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其中的确提到,“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6.16元巧克力算不算“财物”姑且不论,至于达到什么数额会被开除,文件中并无具体规定。

这就意味着,存在“自由裁量”。据媒体报道,一审中,王某仙举示家长会上视频,家长要求园方就解除王某仙一事说明,且陈述其已分巧克力给小朋友。园方认可家长会视频真实性,但认为王某仙作为园长,收受礼品不论价值大小均违反规定并给园方带来负面影响和家长不信任。

问题就出在这里——“不论价值大小”。按照这个逻辑,学生要是碰上自己喜欢的老师,想要分享自己的小零食,老师是接还是不接?正如网友表示,如果拒绝还可能伤了孩子的心,“小朋友不会知道那么多,他只知道自己的心意被拒绝了。”更何况,在本案中,巧克力已经返还,顶多就需要提个醒,犯不着谨慎到小题大做。即便再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凭公理和常识也总该拎得清,什么是情感表达,什么是违规收礼。

再看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其中提到,“索要、收受幼儿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应予处理。仔细一看,这个表述甚至连“学生”这个主体都没有提及。

据了解,这家幼儿园属民办性质。《办法》中提到,“开除处分,民办幼儿园教师由所在幼儿园提出建议,幼儿园举办者做出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部门备案。”也就是说,不像公办性质的在编教师的开除程序,其“决定权”并不在主管部门,在于“老板”。

既然于情于理于法都无法服众,网友们就很难不浮想联翩:园方一点“犯错”的空间都不给,问题真出在那块巧克力上?如果法院没有认定其违法解除,会不会就能省去一笔赔偿金?这些关乎公道与正义的追问,不该就此停止。

编辑 张梦圆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