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年轻化、时尚化的香云纱,带东方美学走向世界。”“还要进一步聚强合力,把‘西樵面料’‘西樵纺织’打造成为行业龙头。”
西樵繁荣发展人文经济,新探索不断。传承千年“西樵纺织”,新近收获了产品入选“中国好礼”,集体商标亮相国际展会等新突破,以艺术设计赋能产业升级的“艺企合力”不断聚强。
匠曼延产品入选《关于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 2024-2025年度推荐产品评审结果的公示》。
不仅是“老产业”发力“新浪潮”,西樵探索“人文艺术+现代产业”,文旅等镇域品牌产业也在不断给出新回答、新行动,探索打造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输出南海人文经济发展新样本。
新变
企业作主,非遗、时尚联动“破圈”
8月26日,“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公示2024-2025年度推荐产品评审结果,佛山市匠曼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匠曼延”)的香云纱五行包包系列、清明上河图系列从全国超3000款产品中脱颖而出,作为唯一的佛山产品上榜其中。
这源于“人文艺术+现代产业”的实践探索。南海西樵,岭南丝织品的重要代表——香云纱的发源地,素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的美誉。立足本土底蕴,西樵纺企探索发力,推动非遗、设计、时尚“破圈”合作。
做出“中国好礼”的匠曼延创始于2016年,至今已原创设计了数十个门类的香云纱产品,还在西樵山下、桑园围边打造了一个香云纱文化馆,展示香云纱织造工序“晒莨”的壮观场景。企业董事长兼艺术总监李曼娜说:“我们要做年轻化、时尚化的香云纱,带东方美学走向世界。”
匠曼延入选“中国好礼”的香云纱清明上河图系列。
西樵一直是纺织重镇,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之地,“西樵纺织+人文艺术”的碰撞合作并非孤例。8月27日,2024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西樵纺织企业连续第22年组团参展,首次以“西樵面料”集体商标亮相,把融合“西樵元素”的新设计、新时尚带到全国舞台,强力“圈粉”。
西樵纺织企业组团参展2024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
例如,名杰纺织在展位主打“沙漠元素+牛仔”,通过解构、重组工艺,在面料上实现了独特的水洗工艺和做旧效果,再融合风格设计,用牛仔包、牛仔鞋等新产品进行展现。德耀纺织运用“咖啡+牛仔”,结合传统产业和现代时尚,创新展销新形式。
名杰纺织向外展示“沙漠元素+牛仔”风格的产品。
新探索还引来了新客人、新合作。还是“西樵纺织”,2024年暑期,在“景区+纺织+艺术+文旅+高校”的联动下,“西樵好景”变身时尚秀场。
在西樵山景区、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太平旧墟等西樵文旅打卡点,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茶旅艺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西樵,融合香云纱、牛仔等西樵纺织面料进行创作和展示,团队成员包括2023世界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女模冠军。
在西樵,广工大艺术与设计学院“茶旅艺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西樵香云纱来了一趟“亲密接触”。
初衷
用好底蕴,激发“老产业”新动能
“人文艺术+现代产业”是推动人文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强调人文艺术要素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鼓励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创新转化。
南海,一个以制造业闻名、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区前列的区,正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以空前力度重视文化、发展人文经济,推动城产人文融合发展。“在人文经济上深挖潜力,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新南海。”就此,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曾表示,南海要把人文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发展空间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交融共兴。
这正是西樵的出发点。以纺织产业为突破口,释放底蕴优势和创新潜力,旨在让先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发生聚变,催生“人文艺术+现代产业”的新合作、新动能。
西樵纺织作为突破口,具备充分的基础条件。四万年西樵山钟灵毓秀,孕育了“软黄金”香云纱,“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的美誉,还有中国近代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等等。时至今天,纺织仍是西樵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制造优势产业,镇内现有纺织企业840多家,拥有年产各类纺织面料40亿米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元。
匠曼延打造的香云纱文化馆位于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老产业”传承历史积淀,发力“新浪潮”。在西樵,越来越多纺织企业已形成共识并且付诸行动,立足用好西樵特色,提速补强产业链条高价值环节。
加快升级升值的“西樵设计”,就有不少产品就融入了西樵人文要素。中法设计时尚产业创新中心结缘西樵、落地西樵以来,已先后结合设计,把西樵香云纱带上广交会服装展舞台,与西樵多家纺织企业合作,设计并推出了马面裙等畅销新品。
还有“纺织+文旅”的跨界探索。靛蓝纹学酒店属西樵老牌纺织企业黄氏集团旗下,是西樵首家纺织主题特色酒店,也是西樵“纺织+文旅”赋能延链示范项目,自今年6月开业以来,已在文创、研学等领域“玩”出了不少新花样、新惊喜。
展望
聚强合力,人文经济交融共兴
在南海,2024年是“人文经济元年”,“艺企同行,以文兴业”最早见于3月份,被用作南海区共筑人文经济新高度交流会主题。会上,艺术家、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齐聚,来自不同领域、行业的观点热烈碰撞。会后,各方基于共识付诸行动,持续合力助推南海发展再进一步、突破传统模式。
覆盖不同领域,汇聚各方合力,是南海繁荣发展人文经济的鲜明注脚。新近发布实施的《南海区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来自不同合作主体的新签合作项目,都是力证。
西樵“艺企同行,以文兴业”,发力领域当然也不限于西樵纺织。作为文旅名镇,这里坚持集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餐饮食肆等各方合力,以文旅产业为推动经济跃升的最直接抓手。
作为文旅西樵强劲的合作伙伴之一,广东千古情景区在今年新春开业,用核心演出《广东千古情》带游客从远古西樵山出发,“穿越”探寻广东文化的根与魂。截至8月10日,景区已接待近400万人次,《广东千古情》演出场次超800场。
消费者和游客的真金白银,是西樵人文经济魅力的最佳写照。2024年上半年,西樵镇累计接待游客808.3万人次,同比增长59.7%;全域旅游总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30%。仅“五一”假期期间,西樵“圈粉”百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4亿元。
大型歌舞《广东千古情》精彩不断,“圈粉”无数。
“人文西樵”还将继续给世界带来惊喜。2022年底,南海举办首届大地艺术节,西樵作为“主场”,吸引了全球100多万人前来参观旅游。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在即,将带动本土企业多元参与,西樵陶瓷企业蒙娜丽莎、靛蓝纹学酒店都是其中一员。
西樵纺织领域,“艺企同行”同样新动作不断。听音湖畔,继“樵”起岭南纺织服装时尚周去年在樵山文化中心举办,投用在即的有为馆已把举办纺织主题展加入“待办清单”。
撰文:陈梦 关蕴琪 麦钰豪
西樵镇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