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脆的龙眼曲奇、松露腊味曲奇
精致小巧的柚子荔枝酥、腊味酥
莞香美式、荔枝乌龙茶、黄皮特饮
……
这些特色鲜明的风味点心、城市特饮
就藏在位于松山湖大家艺术区的
这座独栋四层新中式庭院
——东莞手信点心局里
前庭后院的巧妙布局
古色古香的木质空间
明净通透的落地玻璃
习习微风下树影摇曳婆娑
尾尾锦鲤在莲花池中优游来去
无论是晴天还是雨日
或一人闲坐半晌
或三五好友尽兴畅谈
或亲友围坐共飨美食
都能拥有别样的意趣
享受独一份的莞式浪漫
传统中式糕点店,常以“铺”“楼”为名,略显正式隆重。近些年,“点心局”则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各种新中式糕点品牌也陆续成为“排队王”。“点心局”一词并非时人新创,清初御茶膳房下设五局,其中“点心局”就主管各式糕点饼类。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手信点心局并不囿于“点心”二字,而是集合创意料理、风味手作点心、城市潮流饮品等文化餐饮,打造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馆,让每一位到访的宾客感受到东莞的文化之美、非遗之韵。
珠江口的千年古城——东莞,不乏富有岭南特色的非遗美食。如何将东莞非遗融入小小的点心里?主理人张宝儿指着高足点心盘上的东莞非遗腊味酥和松露腊味曲奇介绍道,“比如说,东莞腊味是很有名的,那我们就会把腊味做成腊味酥,还有中西结合的腊味曲奇。”
类似这样的点心还有不少,洒满了厚街松脆鸡蛋卷碎的蛋糕、融入了石龙柚子皮清香的面包、包裹着荔枝沁润滋味的大福……这些高颜值、有内涵的点心既能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又能让人在唇齿间探得当地文化的韵味。
以东莞非遗美食和应季风物入馔,经过研发团队反复讨论,尝试,调整,优化,东莞手信点心局还推出非遗家常菜、非遗腊味煲仔饭、非遗文宴等,满足宾客多种用餐场景与需求。
以东莞荔枝宴为例,从前菜、炖汤、主菜、饮品、主食到甜品,巧妙地将东莞八大品牌荔枝与非遗美食相结合,解锁荔枝新潮吃法。
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二楼则别有一片天地。这里既有植染手作衣物的体验空间,也有陈列着各式手工孤品器皿的展台,与展台相对的墙面上还悬挂着介绍着诸如茶园游会、横沥牛墟、东坑卖身节等东莞镇街特色民俗活动的布匹,妙趣横生。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东莞手信。大岭山荔枝干、石碣龙眼干、石龙麦芽糖柚子皮、清溪荔枝蜜……东莞的特色水果就藏在其间;厚街红糖沙琪玛、莞城炒米饼、麻涌鲜肉腊肠……东莞的地道风味则更为浓郁。
“我们希望通过研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创礼盒、文创伴手礼,让大家更好地体验和消费,并将东莞的文化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张宝儿打开一款名为“城市记忆”的文创礼盒说道。
礼盒内装有东莞历史建筑文化书签、各镇街特色手账、石龙音乐盒、特色文化扇及茶包等文创礼品,还有6款融入东莞地标及名胜古迹的城市文化点心,“举重之乡”石龙、黄旗山、松湖烟雨……这份带得走的“城市记忆”向人们娓娓诉说着东莞的故事。
谈及为何在松山湖打造这样一家传统文化体验馆,张宝儿直言道,“松山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神秘的,它是高新区,也是东莞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松湖烟雨、华为溪村,能够吸引很多人过来。”
“为中华传承尽点心,为城市文化走点心,为美好生活上点心”,东莞的故事还在继续,地处松山湖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之上的东莞手信点心局,也将在创新传承东莞非遗文化的路上步履不止。
撰文:朱丽婷 陈启亮
摄影:麦晴怡
设计:孙沛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