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板赛、跆拳道赛、登山节、霹雳舞赛……8月底开始,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赛事将陆续落地清远阳山,吸引着人们把目光投向这座位于粤北山区的县城。
近年来,阳山依托生态优势与硬件资源,积极承办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图为往届广东省登山节。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近年来,阳山依托生态优势与硬件资源,积极承办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创新业态,走出一条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之路。
“体育运动有奋勇争先、突破自我的精神,我们希望以这种精神赋能‘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这也是我们开展体育工作的题中之义。”近日,阳山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蔡喜刚接受南方+记者专访,聊了聊阳山“体育+”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与成效。
依托山水资源办赛
阳山属喀斯特地貌,县内奇峰林立,溶洞幽深,山清水秀,连江泛舟,景色宜人。这份生态家底,成为阳山开展户外运动的天然优势。
“这么好的一方水土,我们要利用起来,依靠山水来打造阳山赛事运动品牌。”蔡喜刚介绍,阳山在开展体育赛事的过程中,注重做好山文化、水文章。自2007年起,阳山已成功承办9届广东省登山节,第十届登山节拟于今年10月举行,活动场地设在广东第一峰、贤令山等地,届时,全县各乡镇也将因地制宜开展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8月30—31日,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桨板比赛在阳山县城江滨东路连江河段举行,来自粤、桂、琼三地的健儿齐聚连江水道、划桨逐浪,演绎水上“速度与激情”。
“连江这段水域河道平直,宽度适宜,一江两岸都可以看见比赛,沿岸还有文塔等景点,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观赏性强。”蔡喜刚说。
今年,阳山计划承办举办各级竞技体育赛事共34场。除了桨板赛之外,接下来还有全省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全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广东省第十届登山节、清远市“北江杯”篮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项目多样,月月有赛,将持续“燃”动阳山。
促进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
蔡喜刚介绍,阳山人文丰厚、山清水秀、物产富饶,正积极推动“体育+文化”“运动+旅游”“赛事+美食”新业态,进一步促进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比如,因地制宜,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街区、商圈;体育赛事期间,在赛事举办地周边设点展示阳山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农产品等,向各方来宾和市民群众全方面推介阳山。
就拿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桨板运动赛事来说,早在赛前,阳山便启动了相关宣传推介动作。跟着赛事去旅行——打卡阳山美景、美食、美宿等系列宣传持续推出,吸引各地游客奔赴阳山各景区景点打卡,零距离感受广东之巅、韩愈令地、绿美阳山的文化、生态之美。
2024年上半年,阳山接待游客69.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41.03%、39.91%,增幅居全市第二,体现了赛事与产业、区域、民生的有效融合。
“仅有‘体育+’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要探索将‘体育+’转化为‘+体育’,由其他活动拉动体育发展,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让体育场景应用更广泛。”蔡喜刚认为,作为粤北山区县,推进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是阳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
软硬兼施促进体育发展
蔡喜刚介绍,阳山还通过完善体育设施、营建体育产业,赋能“百千万工程”。
一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建成面积64756平方米的阳山体育公园,为全市首个县(市、区)级体育公园。乡镇、行政村基本配齐基础的公共体育设施,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休闲健身。
另一方面,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如竹子、林木,因地制宜谋划体育产业,结合广东省阳山产业园的优惠政策,拟引进体育企业落户阳山,目前正在对接洽谈中。
体育事业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建设,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阳山深化体教融合,省市县体育学校三级联动,创新实施“县队校办”模式,通过此模式,有效争取并汇聚省市级体育人才资源及场地建设资金的倾斜与支持。同时,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近年来阳山向清远输送优秀运动员共118人。
阳山还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如登山节、“阳驴”徒步登山等活动,同时以节庆为重点,举办系列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健身活动项目,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接下来,阳山将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促进群众体育赛事均衡发展,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推动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苏晨 陈国飞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