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不仅“诗和远方”,解锁工业大岛新玩法!

南方+

春季抓谋划、夏季掀热潮、秋季强攻坚、冬季验成效。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组织“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媒体群众调研行活动。

8月29日,“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媒体群众调研行活动走进湛江经开区,跟踪观察“百千万工程”进展和标志性点位的升级变化。

俯瞰东海岛。受访者供图

俯瞰东海岛。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湛江经开区把“百千万工程”融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厚植实体经济根基,强化联城带村功能,汇聚乡村振兴合力,做好改革服务文章,聚力标志点位建设,强化指挥督导体系,为全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经开区民安镇西山村红树林。郭龙碧摄

经开区民安镇西山村红树林。郭龙碧摄

据悉,根据市对“四季看变化”标志性点位选取要求,湛江经开区选择在东海岛打造“7+17”标志性点位,即7大方向、17个项目,以项目落实推动以渔兴港、以港兴镇、渔旅融合、乡村振兴。

加快培育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步入湛江市经纬网厂,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将丝线编织成一张张结实耐用的渔网,为海洋牧场释放动能打下坚实基础。

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是集渔网具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网箱安装施工、深海养殖和水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其积极投身全市海洋牧场建设,立足经开区,面向雷州湾,以湛江市经纬网厂为基础,对接经开区“四季看变化”海洋牧场建设项目。

目前,湛江经纬实业有限公司已完成深海网箱智慧养殖基地和现代渔业装备智慧基地项目。

“我们植根经开区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吸纳附近村民近360多人就业。”公司相关工作负责人说。

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随后,调研组来到民安西湾大堤道路建设改造工程现场,只见沥青混凝土路面焕然一新,笔直宽敞的道路为西湾村发展插上“交通翅膀”。“道路的建成对附近村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加速货物运输,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此外,还便利养殖户的运输,渔民的出行,增加了当地经济的收入。”项目负责人骆志辉表示。

在西湾村党群服务中心,队伍观摩了西湾村“红树林+白海豚”项目,参观新村生态环境宣传多功能室以及红色牛牯湾展览馆。在工作人员精彩详尽的解说下,感受革命老村庄的发展之路。

“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文旅模式是湛江经开区的创新之举。通过西湾红树林保护性修复及开发项目的建设,湛江经开区将大力推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滨海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自然湿地体验、生态研学体系、碳汇交易平台三位有一体的国际红树林保护性开发新典范,激活东海岛旅游产业的发展。

汐屿民宿则让观摩团赞不绝口。迈进这座坐落西湾滩涂旁的海景民宿,房间面朝大海,推窗即是无垠的蔚蓝,房间内部设计简约而不失温馨。阳台上,摆放着几把舒适的躺椅和一张小茶几,耳边是海浪的轻吟。

区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沈海斌接受采访时说道:“西湾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我们将继续在讲好红色故事的基础上,深耕全旅游领域,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让游客能在西湾村收获一段愉快、难忘的经历。”

“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

观摩团最后一站来到东山街道西坑村,欣赏美丽庭院的怡然惬意。

当前,湛江经开区积极抓好绿美经开区建设,扎实推动“美丽庭院”建设,以“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8月8日,硇洲镇黑石屿民宿、东山街道汉果小院参加市“美丽庭院”擂台赛,被评为市“美丽庭院”典型户。

迈步走进陈汉果庭院,院内整洁有序,布局美观实用,敞亮通风,流水潺潺,枝繁叶茂,盆景花草错落有致。漫步其中,舒心惬意。

“院子里的物件都大有来头。比如茶台是用老石磨改造的,寓意‘好事多磨、时来运转’。”陈汉果介绍。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小院内生机盎然,别有一番情趣。

美丽庭院的背后,是“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美丽乡村的精彩蝶变。以盆栽景观为特色的玉莲庭院同样让观摩团印象深刻,院落的花草营造出了生机盎然的居住环境。

截至目前,湛江经开区“美丽庭院”建设已完成500户,“美丽庭院”典型户建设已完成75户,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南方+记者 陈思亮

编辑 麦思容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