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不断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逐步完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事前预防准备、事中应急指挥与处置、事后恢复重建为一体的全周期“大应急”体系。
(一)聚焦“防范预警”智能化、精准化,提升感知化解能力。密切关注台风最新动态,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科学预判天气形势。借助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力量,建立统一、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强化针对重点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靶向发布能力;突出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建立直达基层的预警“叫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等及时发现和报告灾害事故风险隐患的作用,提升预警响应时效性,切实提高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今年来向广大群众发布提醒信息50.5万条,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预警相关宣传报道240篇条,累计阅读量约329.3万人次。
(二)聚焦“指挥调度”统一化、高效化,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加强预案管理,分级分类完善金湾区各类应急预案,全国率先打造“掌上预案”,开发“应急预案文典”手机APP,建立“1个总体预案+58个部门预案+N个专项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各类应急预案智能搜索,做到应急指挥智能化、快速化、一健化。重点完善三防、森防应急指挥机制建设,建立“1+1+4”的三防应急指挥体系,拉通区、镇三防应急指挥各个环节;制定森林防灭火“一山一指挥长”“一山一方案”“一山一地图”“一山一向导队”工作机制,森林火灾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建立“政府+社会”应急力量联调网络,将全区36支政府与社会应急队伍全部纳入应急指挥体系统一指挥调度,切实提升辖区应急指挥统一协调、快速响应能力。
(三)聚焦“应急救援”专业化、集约化,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以建设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为目标,依托国企力量推动建立1支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依托城市消防和森林消防力量组建4支基层森林消防中队(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打造应对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拳头力量”和“应急尖兵”。建立健全队伍共训共练、救援合作等机制,按照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每月组织队伍开展理论学习、体能训练和实战演练,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快速形成战斗力。建立水上安全综合救援机制,出台社会救助船舶管理制度和工作指引,将社会救助船舶纳入统一管理,科学规划5个社会救助船舶应急部署点,进一步规范海上救助船舶管理和海上搜救响应工作流程,大大提高海上搜救能力和质效。
(四)聚焦“应急保障”系统化、科学化,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的方式,及时掌握各类物资供需情况,及时补充一批冲锋舟、橡皮艇、卫星通讯电话、生活用品等应急救灾抢险物资,确保全区8个三防仓库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推动区、镇两级与19家企业签订231类、9083件应急物资、装备和大型特种车辆的储备协议,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科学布局应急避难场所,积极协调各大高校以扩大应急避难场所安置能力,进一步压实避难场所管理人员责任,有效提升全区应急避难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设置应急避难场所71处,可容纳约33590人,100%满足辖区临险人员的避难需求。
来源:金湾区应急管理局
编辑:珠海应急管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