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广西百色粤东会馆,人们拿着文创雪糕来到牌匾前打卡。会馆内的这块“东渐西被”牌匾意为广东的商品货物、风俗文化通过会馆慢慢传到桂西,是两广文化发展融合的见证。
在广西百色市的粤东会馆里,有一面书写着“东渐西被”的牌匾,由广东南海书法家书写于清朝光绪年间,表明当时伴随着粤商的脚步,广东文化已融入了广西人民的生活当中,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三江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是广西柳州市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对口帮扶的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在安置点建设标准厂房、学校、卫生院和残疾人就业基地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图为8月26日,古宜镇南站社区航拍图。
自秦戍五岭、通灵渠,至百年前粤东会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两广地区交流往来印记深深镌刻在八桂大地的各个角落。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启动,广东与广西再次携手,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东渐西被”有了“粤桂协作”的新篇章。
三江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是广西柳州市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居民在家门口即可搭乘高铁,最短2小时26分钟即可到达广州。图为8月26日,古宜镇南站社区与三江南站航拍图。
记者近日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采访团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超过7个地市的30处采访点,发现“粤”元素在广西随处可见,不管是崇左凭祥市跨境电商的广东制造,还是德保矮马王国文旅项目,或是红色基地粤东会馆,两地的深厚情谊持续在八桂大地扎根发芽。
8月24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瑶医医院,人们正在参观瑶药展柜。在粤桂协作项目支持下,当地瑶药企业不仅擦亮了“瑶药”招牌,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江川小学、江川中学、江川卫生院……在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随处可见的“江川”不是地名,而是三江与湛江吴川对口协作的特色项目。南站社区是柳州最大的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侗、苗、瑶、壮、汉等各族群众在此聚居,约94%的居民是少数民族;28个“江川”项目在社区落地,不仅覆盖了医疗、教育等民生关键,更为脱贫群众提供了增收渠道。
8月26日,广西柳州三江县村民杨山菊正利用农闲时间在南站社区残疾人就业基地制作藤编工艺品。通过“江川”品牌帮扶项目,她每月能额外增收一千多元。依托粤桂协作优势资源,共有28个“江川”品牌项目在南站社区落地。
在南站社区,不少居民想出去闯,又担心自己没本事。为此,吴川与三江协作,开设一系列职业培训课程,帮助居民掌握技能;每逢春节后用工高峰,粤桂协作工作队还专门安排大巴接送居民前往吴川及广东各地,从事制造业生产、家政服务等工作。南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益华介绍,在粤工作的邻居普遍月收入四五千元。
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有多个粤桂协作帮扶项目落地,粤桂双方在产业、旅游、人才和消费领域持续深度对接。在三江程阳八寨景区,许多广东游客专程前来打卡,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闯出去是广阔天地,走进来也大有作为。八桂大地有许多独一无二的文旅资源,随着广西游热度提升,两广交流进一步加强,这些资源的变现能力也正不断增强。
8月27日,广西德保矮马王国内,工作人员身穿民族服饰跳起竹竿舞。在粤桂协作财政帮扶项目支持下,德保县积极发展文旅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百色市德保县,当地利用德保矮马这一特殊生物资源,于2020年开发了矮马王国景区,成为国内首个集合动物互动、亲子游乐、教育研学等体验于一体的矮马IP主题式亲子乐园。2023年,深圳市坪山区又与德保县投入粤桂协作财政帮扶资金1600万元,在景区内实施旅宿游乐建设项目,打造60套全新装配式度假屋,并配套温泉60口,以及800平方米的“游泳池+亲子戏水区”,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竞争力,成为了德保县产业振兴的重点项目之一。
8月26日,广西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越南语主播正在向越南观众直播带货。粤桂协作项目助推广东品牌与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开展深度合作。据介绍,基地内约六成商品为广东品牌。
两广之间的交流互通远不止于此。“爆款特价,欢迎朋友们下单!”在崇左凭祥市的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越南语主播正在向越南观众售卖产自中国的美妆产品。该基地一年累计开展跨境电商直播9000余场,将大量中国制造的家电、美妆、服装等商品远销海外。而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这些商品中,超过六成都来自广东,特别是广东制造的彩妆、小家电等产品,颇受东南亚人民欢迎。“以往外商都会直接去广州采购,现在他们通过线上下单,坐在家里就可以收到货物。”
8月26日,广西凭祥跨境电商物流中心,一名员工正在整理货物清单。在粤桂协作项目支持下,凭祥市进一步发挥传统边贸优势,建设了跨境电商直播物流基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注入新动能,也助力了广东造走向东南亚市场。
此外,两地之间还形成了《“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粤桂协作和区域合作工作清单(省级层面)》《粤桂东西部协作规划(2021—2025)》等多项文件,深化拓展产业、就业、消费等重点领域协作,推动协作任务走深走实。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覃娟表示,粤桂协作不仅是东西部协作的典范,更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型案例。
8月26日,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口榴莲进行查验。经友谊关口岸,越南进口榴莲从采摘、通关,再到广东人民的餐桌,最快仅需两天。
【摄影】南方+记者 钟志辉 李永智
【文字】南方+记者 汪棹桴 邵一弘
【海报】潘洁 谭唯
【审核】曾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