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大爱|万江街道慈善超市:营造慈善氛围,凝聚爱心力量

南方+

编者按

慈善超市是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超级市场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和志愿服务的平台。建设慈善超市示范点是省、市两级民政部门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也是构建“大慈善”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近日,东莞多家慈善超市示范点陆续“上新”,我们推出“小店大爱”栏目,介绍东莞各慈善超市示范点创新做法。

万江街道按照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市民政局的相关要求,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积极打造万江慈善超市,致力为困难群众和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慈善服务,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聚焦五社联动

打造社区公益慈善服务平台

万江街道把服务社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作为建设慈善超市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由万江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万江慈善会、黄粘洲社区、润兴生活超市共同搭建打造“万江慈善超市”,整合了救助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款物募集、慈善文化宣传等功能,以爱心超市为载体,借助超级市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对万江街道内困难群众进行救助,让困难群众的需求得到精准对接,实现平台共建、空间共享、资源共用、服务共融。并通过公益慈善活动,汇聚社区慈善力量,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与关注度,努力营造“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社会氛围。

健全服务机制

推动慈善超市规范运营

一是健全便民服务模式。以慈善超市为主体,整合街道3个莞爱慈善驿站和各社工点,建立“1+3+N”的阵地网络,采用“实体购物+社工代购+线上选购”的服务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又实惠的购物服务。其中,“社工代购”是由服务对象向临近的莞爱慈善驿站或各社工站提交预订采购清单,由慈善超市定期供货配送到社工点,实现家门口就能购物,为不便出行或与“智能网络脱钩”的服务对象提供了便利。二是健全帮扶服务模式。慈善超市通过“街道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方式,一方面,整合了社会帮扶资源,为陷入临时困境的群众免费提供食品、衣物、外伤药品等临时性救助,并根据求助人实际情况,转介或链接对应的帮扶资源。另一方面,由爱心商家向万江街道的服务对象提供物美价廉的用品销售,不断满足困难群众的自尊需求,进一步丰富了救助帮扶的内涵。三是健全款物筹集服务模式。慈善超市依托有关慈善组织,设立慈善捐赠功能,爱心商家、爱心人士等可向慈善超市捐赠闲置物资,接收到的捐赠物资将以公允价上架到慈善超市,供广大群众“以购代捐”,所得善款全部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四是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模式。慈善超市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机制,群众可以通过注册莞爱志愿者,参与莞爱志愿服务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在慈善超市换取对应的物品以示激励。

链接多方社会资源

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

日前,慈善超市示范点还举行了助力“百千万工程”——万江街道慈善超市关爱困难群众爱心捐赠活动,现场为东莞市清洁服务行业协会、东莞市佳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捷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市绿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优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卓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市中加消毒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单位颁发捐赠证书,以感谢爱心企业、单位对万江慈善事业的参与与支持。当天,爱心企业、单位代表在双百社工的带领下,入户慰问辖区内低保、特困、高龄独居长者等困难群众,一方面为困难群众送上慰问品,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助洁服务。

接下来,万江街道慈善超市将继续建立健全服务台账和信息公开等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更多爱心商家、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加入慈善行列,鼓励社会力量捐赠日常生活用品等物资,增强“慈善超市”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满足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方+记者 薛屏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