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全身发紫,送进ICU!只因工作时……

东莞石龙政法
+订阅

最近

珠海一男子突然高烧不退

体温最高时达40℃

入院时,该名男子

呼吸急促,全身发紫,体温低

病情进展迅速,非常危险

被紧急转入ICU

经医生检查后发现

这名男子感染上了“鹦鹉热”病因和他工作有关!一起来了解详情↓

7月20日,珠海一男子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烧不退。起初,他还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想到症状越来越重,体温最高时达40℃,伴咳嗽咳痰,气促,左侧胸痛,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后无缓解,在7月26日到广东省中医院斗门医院(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就诊。

入院时,该名男子呼吸急促,全身发紫,体温低,急诊检查发现肝肾功能损害,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胸部CT检查结果为双肺炎症,病情进展迅速,非常危险。该名男子被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多学科紧急组织会诊

胸部CT

临床考虑为重症肺炎并出现脓毒症、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因病情严重,专家们讨论认为,这不是常见的“肺炎”。为查明病原体,医生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发现“罪魁祸首”是鹦鹉热衣原体

医生询问该名男子的家属得知,男子近一年都在果园工作,果园里饲养了鸡、鸭、鹅,或许正是因为该男子常和这类动物接触,因此感染了“鹦鹉热”。

经积极治疗后,男子病情很快好转,并于8月10日出院。

“鹦鹉热”究竟是什么?

怎么传播?怎么预防?

马上来看看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因本病最初多在玩赏鹦鹉的人群中发现,故名“鹦鹉热”。

鹦鹉热衣原体宿主范围广泛,目前至少存在32种哺乳动物和190种鸟类,能够自然感染鹦鹉热衣原体。

“鹦鹉热”这样传播

“鹦鹉热”主要经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一般不会发生人传人传播。常见的感染方式有:

居住或工作的环境旁有鸟禽类,吸入了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

直接接触鸟类粪便或宰杀禽类。

“鹦鹉热”常见的临床表现

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

全身疲惫无力,食欲不振;

剧烈头痛和全身肌肉痛;

一周左右出现咳嗽,有时痰中带血;

病情严重会呼吸困难、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

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

血常规正常,但拍胸片发现支气管炎样肺浸润。

注意:鹦鹉热前期症状类似感冒、流感,不易区分,但病情严重可导致肺炎、心内膜炎和脑炎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高热不退是其特点之一

这样预防“鹦鹉热”

饲养鸟禽有风险,不饲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禽

保持饲养鸟类或家禽的环境清洁,清洁过程中戴上口罩和手套,清洗后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洗手。

鸟类或家禽的饲养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

观察鸟类或家禽的健康状况,接触禽类后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就医

资料来源:湛江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