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究 背 景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急诊科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总数的20%。AHF与较差的短期和长期预后相关,住院期间的30天病死率为6%-10%,一年内的再入院和死亡率超过45%。对于因AHF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除了使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外,无创通气(NIV)也是一线治疗方法。然而,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作为一种新兴的氧疗手段,其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疗效尚不明确。
研 究 目 的
本文研究主要比较HFNC与NIV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对呼吸频率的影响。主要结果指标是治疗第1小时内呼吸频率的变化,次要结果指标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血气分析、舒适度、治疗失败率和死亡率等。
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设计
HIPPOlit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涉及三家法国急诊科。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HFNC(每分钟至少50 L)或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NIV)。
患者选择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呼吸频率≥25次/min或呼吸困难加重,伴有双侧肺部啰音和/或外周水肿,以及胸部X线或肺超声显示肺部充血的迹象。排除标准包括急需插管、严重神经系统障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随机分配与盲法
随机分配通过计算机生成,以1:1的比例将患者分配到HFNC组或NIV组。由于干预措施的性质,无法对参与者和研究者进行盲法。然而,协调中心和所有研究者在数据锁定之前对研究结果保持不知情。
干预措施
在NIV组中,使用Monnal T60设备(Air Liquide Healthcare,法国Antigny),通气模式为双水平模式,压力支持根据预测体重调整,以达到6至8 mL/kg的呼气潮气量,PEEP设置在5至10 cmH2O之间。在HFNC组中,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至少50升。
研 究 结 果
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共纳入60名患者,其中30名患者接受HFNC,30名患者接受NIV。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85岁和88岁,女性比例分别为50%和5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肾衰竭、吸烟史和慢性心力衰竭比例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表1 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
治疗效果
HFNC与NIV在第1小时内呼吸频率的变化,数据显示,HFNC组的呼吸频率下降更显著,平均变化为-10次/min,而NIV组为-7次/min。
但两组在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PaCO2和pH值上的变化并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此外,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显示,HFNC组患者的不适感显著低于NIV组。治疗失败率、插管率和死亡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HFNC与NIV的次要结果比较
结 论
该研究表明,HFNC与NIV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短期效果相当,但HFNC在舒适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发现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在选择氧疗方式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探索HFNC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参考文献
Nicolas Marjanovic et al. "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versu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4, 31:267–27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医务人员参考
欢迎投稿至:nanshanhuxi_2018@163.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