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微景观“玩家”,创作大赛打造多方共赢的绿美东山

南方+

走在越秀区东山街,一栋栋洋楼在时间的沉淀中见证城区的发展。兰亭永在百年建筑锡安园中诞生、柏园承载“史语所”的一段历史如今也重新呈现在居民眼前、逵园化身当代艺术的展厅。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东山街的变化还在继续。

8月29日,一场充满绿意的活动在这里正式启动。由东山街道党工委、东山街道办事处在珠江宾馆联合举办的“绿美东山,最美一角——社区微景观创作大赛”吸引了不少居民、辖内企业、机关单位的目光。记者了解到,活动坚持党建引领,调动多方资源,组织创新活动,进行低成本高质量的社区微改造,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将历史淳厚、人文荟萃的东山街道建设成为多方共赢的绿美街道。

百年东山旧焕新,绣花功夫惠民生

东山街位于越秀区东南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珠江新城相接,西至龟岗大马路和东湖路,北达中山一路,南抵珠江边与二沙岛隔江相望。

从西边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到五羊新城,“精细、精品、精美”的城市品质,是越秀区东山街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回溯历史,东山是近代革命活动的策源地,片区拥有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五大侨园”等国家级文物4处,市(区)级文物7处、历史建筑17处、传统风貌建筑及线索189处。区内街巷相交、涌湖交汇、建筑林立、居民密集,生活气息浓厚。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里,街道不断迸发出创新发展的活力,在越秀创建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的过程中贡献东山力量。

越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波表示,东山街携手高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和企业力量共建街区,以大赛为抓手,搭建合作交流桥梁,积极响应绿美理念,让设计师与居民、社区紧密合作,以利民改造为抓手,充分挖掘东山街角绿化空间资源,共同将设计理念转化为现实,将实施“百千万工程”与绿美生态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美化街角,提升人居环境,为社区带来实在的改变和提升。

一直以来,东山街都将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城市改造时注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通过研究老城区特色,因地制宜,采用微改造的形式,既彰显了百年老街的历史韵味,又与市民鲜活的日常生活交织融合:东山口成潮流殿堂,新河浦获“亚洲都市景观”奖,五羊商圈盘活升级,旧街区精细化改造成网红打卡胜地……东山城市微改造工程落地见效,在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同时,也在缔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成街区在“居、业、商、游”多个方面的进阶提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街已经有约40户临街的居民或商铺报名了大赛,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质人居环境画卷徐徐展开,东山街不断在创新实践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绣花功夫”打造群众赏心悦目的“最美街角”。

首创党建1+1+1微改造服务模式

一条条竹简拼成一个小小的围墙,上面刻有立身立学名言,独特的历史韵味将街角点缀一新。微景观凭借其小巧精致、创意无限的特点,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更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间的和谐共处。

东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新宇在会上介绍,为了推动大赛项目顺利进行,东山街以“党建引领、社区牵头、业主参与、专业设计”为宗旨,创新设计了1+1+1微改造服务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发动社区业主针对庭前屋后窗台角落开展绿化美化“微更新”,由执行机构联系相应的设计公司和专业景观设计师与报名业主双向选择进行配对,社区党委选派一名网格党员作为项目服务官,形成1户业主+1个设计师团队+1名党员项目服务官的“1+1+1”模式,对所属物业的外部景观(如外立面、大门、花坛、角落等)进行美化改造。

东山街道新河浦社区的网格党员张艳表示,本次活动吸引了街坊邻里的热烈反响,作为一名网格员,我每天穿梭在社区的每个角落,观察社区的微变化和记录居民的小需求。在我的眼中,最美一角可以是一条干净整洁的小巷,可以是转弯处的墙绘,也可以是门前的小花园、口袋公园的绿植,创造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风景。我们用微景观组成生活美学,为居民营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我们要做好带头人,积极问需并进行调研,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动员和组织网格内党员、居民、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参与活动。同时,当好牵线人,加强与业主、居民、设计团队、街道以及指导单位等各方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落地见效。最后,做好代言人、宣传、增进理解,增进邻里街坊对活动成效的认知,提高活动知晓率和覆盖率,以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变化为居民带来归属感和获得感。”张艳说。

记者了解到,活动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展示评比,对参与改造的业主、设计师及党员项目服务官设置丰厚的奖项,最高奖金额达到2万元。

据悉,目前已有超过40家单位(个人)报名参与大赛,撬动预算资金超过62万,同时继续接受符合条件的业主和设计师报名。

多方助力,共建共享绿美家园

旧城区微改造不仅事关产权业主的环境美化,也涉及到公共空间的方方面面,每一处的绿美细节,构成了绿美越秀和绿美广州的画卷。

在启动仪式现场,不少单位和企业纷纷表示将为“绿美东山,最美一角”社区微景观创作大赛和城市品质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个城市和大学的成长都是相互赋能、共同发展、相互支持、共生共荣的。城市为我们提供了医疗、交通、住房、社区服务等资源,保障了大学的发展,同时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孙凌表示,“本次活动中,作为高校师生,我们将把握这次机会与兄弟院校、企业导师以及社区业主协同努力,共同完成社区业主庭前屋后窗台、角落绿化美化的微更新,贡献青年力量,发挥高校专业优势,让百年东山焕发绿色新风采。”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方建平表示:“我们在暑假成立了读懂广州创意传播师生团队,这是一个覆盖了学院4个本科专业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我们积极参加了7月份的‘百年东山 潮见未来’的宣传活动,学院也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继续优中选优,选拔党员骨干力量支持这次绿美东山的社区微景观创作大赛。”

“我们与居委党支部党建联动,每周都深入社区开展全光线路改造、三线整治、电动车管理等便民服务,切实改善居民的通信线路服务质量,美化街区是社区的线路布线,提高居民的居住幸福感。”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越秀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家诚说,“为有效支持东山街道这次绿美东山最美一角大赛活动的落地执行,我们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与东山街道和承办方深入对接,确保各项子任务顺利开展,使东山街道建设得更加美好。”

同时,专业的园林建设和室内设计机构如普邦园林、名匠装饰、筑宸空间均派出具有多年实操经验的设计师团队,为报名参赛的业主提供免费的微景观设计服务。

启动仪式上,越秀区委组织部、越秀区委社会工作部、街道党工委等领导代表向参与活动的社区党员、设计师团队和高校代表赠送了志愿者方旗,希望多方拧成一股绳,共同为绿美东山的建设尽一份心、献一份力。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钟悦卿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