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见美!南沙又一图书馆上新

广州南沙发布
+订阅

8月28日,

被誉为“转角图书馆”的

南沙区图书馆十里方圆分馆

(以下简称“十里方圆分馆”)

正式开馆!

南沙区又一网红地标型

图书馆启动对外服务。

转角遇见图书馆

有“颜”有“内涵”

在城市的转角,

一般看见的都是高楼大厦,

而在南沙这个转角图书馆,

却能观赏到都市田园的风光。

十里方圆分馆馆内装修采用绿白色系,极具小清新格调,配有数套阅读座位。

9扇落地玻璃构成整个转角的透明风景线,居民坐在这里,低头可阅读字里行间的世界,抬眼便是窗外大山乸的山色入帘,而图书馆转角外是一条原生态的小河,长年流水不断。

该分馆位于黄阁镇中心区域——大井村十里方圆小区二期项目临街面G7栋首层的转角处,临近南沙悦方城商圈、麒麟广场、新鸿基农贸市场以及大山乸森林公园,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休闲的核心位置,将服务周边包括大井村村民在内的约万名居民群众。

馆内藏书量达七千余册,图书种类齐全,内容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少儿绘本等类型,并设有老年书籍专架供读者选阅,馆内所有图书已实现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各成员馆之间的通借通还。

十里方圆分馆利用图书馆服务形态激活公建配套设施,以公共图书馆的标准规范进行管理。

该分馆正式开放当天,不少小区居民和周边村民表示,“这图书馆位置就在小区转角,以后散步、买完菜回家的时候,拐个弯还可以来看看书,挺不错!”

预约方式:

无需预约,免费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9:00—12:00、13:00—19:00,周日9:00—17:30;逢周三闭馆。

分馆地址: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黄阁大道十里方圆二期项目内(广州市南沙区锦上大街14号)

交通指引:

可乘坐南沙6路公交到达悦方城公交站;或乘坐南沙54路、南沙12路、南55路、南沙49路、南沙15路公交到达南沙十里方圆站。

黄阁最大的古井就在附近

打造井文化馆藏特色

十里方圆分馆位于黄阁镇大井村内,该村因井得名。据传始建于元代、黄阁镇最大的“尹成泉古井”就坐落在距离该分馆不到一公里的大井直街南端。

除古井外,该村还拥有张氏宗祠、正台张公书舍、“大井通衢”石刻等古建筑文物,留存着大井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痕迹。

为此,该分馆内陈列了大井村古建筑文化展板,设有古村古井文化图书专架,精选了《黄阁古今》《黄阁麒麟文化》等数本黄阁镇地方文献,以及古村古井相关的书籍近百本,内容涵盖古镇古村的历史探究、古井古水道的修复与研究、民俗风情的记录与解读等方面,打造内容丰富的科普专区,居民进馆即可了解大井村的古井、宗族文化。

十里方圆分馆也成为南沙区井文化的特色资源展示馆。该分馆不仅为居民群众提供深入了解本地文化的平台,还成为挖掘利用本地文物建筑融合建设的新型文化空间。

后期,十里方圆分馆也将为周边群众免费提供涵盖古村落古建筑科普在内的知识讲座、文学沙龙、绘本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一个体系9种服务形态

将打造“图书馆之城”

十里方圆分馆由南沙区图书馆与黄阁镇人民政府、广州南沙方圆乐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在黄阁镇的协调下,这个“边角料”空间被升级改造,摇身成为黄阁镇大井村“文化会客厅”,也成为南沙的网红打卡地。这是南沙区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共建优质公共文化阵地的又一有力实践。

近年来,南沙区图书馆携手社会力量,推出了空中图书馆、坦头村分馆、医谷分馆等一批充满设计感和美学品位,且兼具功能性、审美性和公共性的复合型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样板间”,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阅读服务。

截至目前,南沙区共建成公共图书馆服务阵地75个,涵盖区级馆、镇街级分馆、社区分馆、社会力量分馆、智能书房、智能书柜、微分馆、服务点、农家书屋9种服务形态,分馆内累计藏书共50.5万册,多样化满足群众借阅需求,实现了南沙区基层公共文化全覆盖。

未来,南沙区图书馆将继续与社会各界进行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南沙“图书馆之城”建设计划。

文字:罗瑞娴

通讯员:杨焱、郭芮晴

图片:南沙区图书馆

编辑:刘嘉欣

校对:林春萍

二审:梁思静

终审:李夏同

签发:齐华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