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强化学习培训、强化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打造庭院“小经济”,提升村民致富能力水平,扎实做好绿色文章,有效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既有“颜值”、更有“价值”的乡村发展路径。
强化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党委发动,系统谋划推进,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着力点。花坪镇推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责任机制,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挂点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定期到村指导工作,依据群众劳动能力和庭院大小开展分类指导,全面盘活房前屋后“沉睡”的闲置资源。村“两委”充分发挥在庭院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做好政策引导等服务,对80多名发展意愿不足和年老体弱者开展“送政策上门、送农技上门、送农资上门”行动10余次。
党员积极做好示范,长地头村村委会委员投资20多万元创立金佛手果园基地,目前共种植2000多盆金佛手盆栽,已挂果成熟1000多盆,2024年产值预计可达30万元。
强化学习培训,倾囊相授“致富秘籍”
“量身定制”优化课程内容,依托镇街、党校等资源,邀请“土专家”“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现身说法,花坪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课程讲授,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和特色养殖,迄今共培训农民140余人次。
同时,针对花坪镇群众需求多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现状,常态化开展专技人才下沉一线指导行动,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等方式,为驻村干部和农户现场解答农作物种植、产量提升、病虫害防治等疑难问题50余个,累计为帮扶村农户提供叶面肥500余袋,协调多台大型机械帮助农户防涝排水,帮扶质效进一步提升。
强化示范引领,扎实做好“绿色文章”
镇村引领,推动乡村绿化落地见效。花坪镇各村(社区)挂点干部与村干部进村走访调研,明确落实植树地点、面积、种植数量以及完成时限等关键信息,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目前已投入资金66万元,确定了23个绿化片区点位,预计完成种植面积4公顷、长度9公里。同时,组织召开“党建引领乡村绿”等主题乡贤座谈会6场,出动党员干部200余次,发放《花坪镇“我为家乡种棵树”活动倡议书》300余份,号召40余名乡贤、党员群众参与乡村绿化,筹集社会资金16万元,已建设山下樟树公园、侯屋樟树公园等一系列绿美主题公园。通过在职党员干部捐资认种等形式,推动1000余人次参加绿化义务活动,落实树苗3000多株。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罗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