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下午5时许,深汕特别合作区某工地宿舍突发火灾,形势危急。接到消防作战指挥中心调度后,时尚品牌产业园国贸物业群防自救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奔赴火场展开救援。
据了解,该队伍临危不惧,依应急预案有序扑救,在消防队员赶到前成功控制火势,为灭火赢得宝贵时间。随后,双方携手将大火扑灭。
为营造 “邻里守望” 的群防群治消防安全大环境,深汕特别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行动。支持乡镇(街道)以社区、社会单位等基层力量组建群防自救队,这些队伍如星星之火在基层蔓延,成为坚实的消防安全堡垒,遇火能迅速响应。
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力打造特色五分钟救援圈。探索 “中心站+小型站+微型站” 执勤模式,深化“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发挥小型消防站优势,构建 “5分钟消防救援圈”,实现“打早灭小、快速救人”。整合“群防群治”资源,依托乡镇应急力量建立群防自救队伍,补齐社会面救援力量“短板”,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率。此次工地宿舍着火事件,凸显了群防自救队在五分钟救援圈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迅速反应和有效救援,提高了灭火效率,增强了社会面火灾防控实力。但这场火灾也敲响警钟,工地人员密集、物资众多,火灾隐患不容忽视。企业应加强工地安全管理,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强化工友消防安全教育,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群防自救与五分钟救援圈共同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撰文:李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