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头背靠五马峰山,一年四季远山如黛……濠头位于火炬高新区西部,是中山市较大的古村落之一,建村南宋,距今800多年历史,几乎与香山县同龄,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渊源,乡贤散落世界各地的钟灵毓秀之地。
濠头,不仅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家棍的摇篮。近日,记者深入探访,见证了郑家棍传承人如何以拳拳之心,守护着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因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广,商贩聚集,故濠头村民多习武艺保家护园。据清嘉庆《香山县志》记载:“郑妙允,濠头乡人,骁勇健饭,人呼饭箩五。精拳术,善运腕力,能以两指插入坚壁立取壁砖出……”郑妙允后将武艺传于郑炳友、郑佐华等人,郑家棍便在村中有序流传,至今约两百年。
濠头郑家棍的主要特征是棍理简明扼要,棍法严谨、攻防兼备,招式实用、擅于实战,套路紧凑、气势凌厉。其基本内容包括棍理要诀:力点诀、生死棍诀、老嫩棍诀、生死门诀、圈点棍诀;二十四式棍法:朝天一炷香、落地扫平阳、扒船、抱棍、枪棍、压棍、接门、左插花、右插花、骑驴等;另有六十二式套路、一百零八式套路。
步入濠头郑氏大宗祠,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古朴的青砖古瓦在晨光与暮色中更显沧桑。在这里,六位本土武术爱好者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坚守在郑家棍的传承和创新上,在武术上虽各有特色,却因共同的信念和使命而紧密相连。从最初的独自摸索,到如今携手并肩,他们不仅将个人的技艺发挥到极致,更将传承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给彼此。“这份由个人到集体的转变,不仅增强了郑家棍的生命力,也让这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濠头郑家棍师傅郑剑锋说。
右一为郑剑锋。
郑剑锋从小便跟老师傅学习武术和郑家棍,在这片充满文化韵味的土地上,郑家棍的传承人们日复一日地挥汗如雨,棍影翻飞间,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武艺,更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与尊重。“郑家棍是我们濠头几百年的骄傲,每一棍每一式都蕴含着先辈的智慧与汗水。”郑剑锋感慨道。
左一为郑祖成接受采访。
面对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郑家棍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濠头郑家棍师傅郑祖成直言不讳:“现在社会节奏快,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这些传统技艺。如何让年轻人对郑家棍产生兴趣,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然而,他们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左一表演者为郑照光。
谈及郑家棍的未来,濠头郑家棍师傅郑照光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武术比赛和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郑家棍。“我们也在积极与学校和社区合作,争取将郑家棍纳入体育课或社区活动中,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并学习这一传统技艺。”郑照光说。
郑家棍的传承,不仅是一项地方武术精神的延续,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郑剑锋、郑祖成、郑照光等人的坚守与努力,让传统文化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记者:翟斯宇 吴正伟
美编:张丽红
责编:赵攀峰 李明锋
执行总编辑:戎明星
总编辑:龙梦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