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女医侠”林丽珠:以仁爱播撒生命希望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01:09

中西合璧“女医侠”林丽珠:以仁爱播撒生命希望

在对抗肿瘤的医疗江湖里,林丽珠是声名在外的“女医侠”。

面对癌症,林丽珠以中西医“合璧”练就一身本领,与病魔较量斡旋;面对患者,她却多了份柔情,抚慰病痛,播撒生命希望;面对学生,她秉持“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毫无保留传授知识,还初步了建立中医肿瘤防治体系……行医38年来,林丽珠给自己下了“紧箍咒”:要做一名不让患者绝望的医生,即使不能保证生命的长度,也要有信心拓宽生命的宽度——让他们即使与病痛相伴,也可以活得舒适、有尊严。

年过花甲后,林丽珠依旧步履不停,写科普、拍视频、做直播,逐层打破医患之间知识壁垒,减少肿瘤患者在治疗道路上的信息差。她还有更远大的志向:在癌症治疗的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多中医药的好声音。

不争中西

林丽珠很少遇到恶性肿瘤的首诊患者。

诊室里,五湖四海的患者从印有不同医院标志的袋子里掏出一沓沓检查报告——来这里前,他们已到访了不同医院的肿瘤科诊室。在经历了一套套现代医学缜密检查与测算后,得到的往往是“无法治愈”“手术最佳窗口已过”“仅剩半年生存期”的结果。

林丽珠,成为了晚期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22年11月,李女士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即使接受介入治疗并服用靶向药,可能也仅剩9个月的生存期限。癌症袭来后,老人身体枯瘦、皮肤蜡黄,每天靠大量止疼药缓解症状。担心父亲的身体无法承受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李女士一家找到了林丽珠。

把脉问诊,查阅过往病历、检查结果,林丽珠很快为老人制定了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她还叮嘱要让老人按时服用中药,也不能放弃介入和靶向治疗。如今,距离确诊已经过去了1年9个月。老人的黄疸消退,肿瘤压迫胃部的疼痛逐渐减轻,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回来了。

多年来,林丽珠开出的绝大多数是中药处方,“七八十个病人,可能就一两个病人开西药,有时候一个都没有”。她也不依赖检查数据,必须亲眼看过病人,才能精确判断病人能接受何种治疗,“因为数据很能迷惑人”。

以中为主,也不排斥西医。在对抗恶性肿瘤的“江湖”上,林丽珠没有中西医“门第论”,练就中西合璧的技艺,主持肿瘤中医药研究课题近40项,参与新药研发项目近80项。2017年,治疗肺癌的二代靶向药物问世,但不少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严重皮疹。林丽珠遍查古方,判断自己临床应用多年的“消疹止痒方”能起作用。于是,她带着团队深入研究古方成分和组方思路,整理严谨的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试验,研发出院内制剂“金花解毒搽剂”。

拿到第一批药品后,林丽珠仍不放心,又带着医护“以身试药”,确保安全有效后,才给临床患者使用。结果证明,中医药对治疗包括靶向药物在内的多种药物引起的皮肤毒性,有着良好疗效。

回首过往道路,林丽珠走得并不轻松。1986年,林丽珠从广州中医学院毕业。翌年,医院即开始筹建肿瘤科,她与国医大师周岱翰“白手起家”。那是一个肿瘤病人被污名化的年代,一些医生很怕肿瘤病人,不愿意收治。有的人竟提出,开肿瘤科需另修一条路给患者走。

歧视之后便是分歧——中西医哪个治疗肿瘤更有效?对此,林丽珠常说,肿瘤治疗不应该做“选择题”,而应该做“加法题”。医生要全面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不争中西,融会贯通,才能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用爱把脉

生活中的林丽珠最怕麻烦别人,可遇上患者来“麻烦”自己时,她却心甘情愿。

陈姨是林丽珠的“老病号”。2016年,她被确诊为右腹膜后脂肪肉瘤。因为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预后差,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后,她便来向林丽珠寻求帮助,渴望以中医治疗延缓复发转移。

每40天复诊一次,无论晴雨,陈姨和林丽珠成了定时见面的“老朋友”。因为家住肇庆,又不会使用线上预约就诊,陈姨每次抵达医院时,就“赖皮”加号,林丽珠总是“责备”后,又回应了她的诉求。

林丽珠退休又返聘后,学生们经常“擅作主张”挡下了许多加号,只希望老师能够不要再透支自己的身体。林丽珠知道后却说:“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了,不过起码比很多病人身体要好,不忍心拒绝他们的求医愿望。”

林丽珠是真正的劳模、“老黄牛”,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因过度劳累患上肺炎,不得不住院,经过治疗稍有好转,又惦记起患者们。她让科室里的各组医生到床前汇报住院病人的治疗情况,和管床医生商讨患者的治疗方案,甚至还到患者床边看舌把脉。

做医生时间久了,林丽珠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能读懂疾病,也能看透患者的难言之隐。

林丽珠很少开检查单。因为她知道,一个个不幸被癌症“选择”的人,肩上背负着不轻的经济负担。所以,“检查单只要时间上没有超出病情实际发展的阶段,还有参考价值,就没必要再花这个钱”。遇上了必须通过检查确定病情进展的患者,林丽珠也会提前询问:“要不要回医保定点医院检查,说不定可以报销一定的费用。”

林丽珠对患者的用心,慢慢成了医患间的“双向奔赴”。

这几年,她总会准时收到患者小刘亲手做的点心。在一次查房时,林丽珠注意到,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小刘脸色苍白,一掀被子,发现雪白的床单已被血液染红。紧急关头,林丽珠第一时间叫来医护参与抢救,又组织多学科会诊。通过手术、化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小刘得救了。

成功保住生命的小刘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又犯了愁。为了安抚患者情绪,林丽珠发动科室募捐,筹得5000多元。拿着这笔“启动资金”,小刘回家乡开了一个蛋糕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中医梦

林丽珠很能“吃苦”。年轻时,白天忙临床、晚上忙科研,时常工作到凌晨1点多,第二天早上8点不到又准时出现在病房或门诊。为了提升诊疗水平,林丽珠跟着周岱翰一起出门诊,写病历、抄药方,一干就是25年。

师承一脉、言传身教。曾经坐小板凳、拿笔抄方的场景,也出现在了林丽珠的诊室里。每次出诊,她的身后总是坐着一群学生,一起接待患者、研读药方。遇到典型的、特殊的病例,林丽珠总会停下手上的动作,举起病历本,向学生讲解起来。

对待学生,林丽珠从来都是倾囊相授。

有一次,学生小沈接待完初诊患者,刚把写好的病历递到林丽珠面前,就被发现了问题。林丽珠没有生气,而是耐心指出病历中的错漏,将相关知识讲述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她常说:“培养好学生的基本功是当好一名医师的前提。”

硕士毕业不久的小乔,很多知识都还不懂。可林丽珠发现,小乔踏实肯干,于是不断给她“开小灶”,还把早年自己的学习笔记给小乔参考学习。在老师的不断打磨下,小乔从一名“小白”成长为能独立管床的医生,当上了科室主任,还出版了专著。

“严师”林丽珠,也不乏温情。她有一个被称为“加油站”的柜子,里面装满了为学生们准备的食品,担心他们加班会饿着。

小付曾连续四年考取博士失败,心灰意冷,几乎要放弃对博士学位的梦想。在第五年的全日制考试前夕,林丽珠主动坐下来为他辅导、讨论学术问题。在林丽珠的鼓励下,小付重新找到前进的动力。得知通过博士考试的小付,欣喜若狂,第一时间与林丽珠分享喜悦。

这些年来,林丽珠率先在全国开设肿瘤本科班方向的课程,建立博士点,为中医肿瘤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初步建立了中医肿瘤学科的理论体系;至今,她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各级学生超过200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纷杂的信息世界里,有一股“清流”,那就是林丽珠和团队坚持更新近10年的公众号。公众号起初只是为了告知患者调整门诊时间,后来发展成为了科普视频和文章的集散地,帮助患者减少肿瘤防治上的信息差。现在,助手还把二维码印成了贴纸,告诉患者门诊结束后有问题可在上面提问。一个公众号慢慢成为了一所“互联网”医院。

已过花甲的林丽珠,依然有远大的中医梦。

今年,林丽珠的“小目标”是带领团队完成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益气除痰优化方预防高危肺结节进展临床研究,这一研究有望帮助患者更好控制高危肺结节进展,实现“不用手术”的目标,将会把中医治肿瘤推向新高度。

【特写】林丽珠的三语问诊

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6时30分,林丽珠放下笔,双手撑住桌面缓缓起身,向诊室外走去。台面上,还整齐地码放着一沓打开的病历本。

此时距离林丽珠原定的门诊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沿着诊室外的门廊走过一圈不难看到,大部分诊室已经空无一人,但林丽珠诊室外的候诊座椅上,还有十多个患者在等待。诊室内,林丽珠在潮汕话、粤语和普通话中自如切换,解答患者疑惑,播撒生命的希望。不同的语言背后却有一样的心思——尽己所能,解除他人苦楚。

林丽珠祖籍汕头,母语是潮汕话。她的患者群体中不少是潮汕人。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复诊时告诉林丽珠,吃了她开的中药,自己感觉恢复了不少,又有力气外出做工了。林丽珠听到后,默默在处方上删去了一味药。

患者离开后,她才解释道:“他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去做苦力活,我在用药上能帮他省一点是一点吧。”林丽珠算了算这笔账——一剂药方省去20多元,一个月就能让患者少花差不多1000元。

第二种语言是粤语,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到广州求学,她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超过40年,粤语已成为了她的第二母语。

“下一个!”林丽珠整了整衣摆,重新在诊台后坐定,叫学生请下一位患者进来。

这是一位来自澳门的患者。“身体边度唔舒服?”她用粤语问道。把脉、触诊、询问状况、翻看检查报告、查看用药后长出皮疹的患处,林丽珠的动作行云流水,但脸上露出了一丝迟疑。很快,这份迟疑一闪而过,她又恢复了一贯的干练和淡定。

她开好药,把整理好的病历交给患者:“你先到外面等一下处方,我给家属说一下用药的注意事项。”诊室的门刚闭上,林丽珠用一种不同于问诊时的轻缓语气说道:“病情比较严重了,家属要做好准备……”

第三种是普通话。林丽珠的患者来自海内外,一位来自西安的挂号者,刚坐下就掏出手机——他的父亲因肝癌已卧病不起,儿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与林丽珠完成视频面诊。关掉手机后,林丽珠告诉儿子,老人身体没有办法承受化疗和放疗,就不要“折腾”老人家了,有时生命质量比时间更重要。

“今天就可以拿药,明天一大早来做检查。”晚上7时30分,林丽珠终于合起桌面上的最后一份病历。

起身、洗手、换衣服,但她却不急着走:“项目申报写得怎么样了?安排班长收的材料都齐了吗?”作为医生的林丽珠暂时下班了,但作为教师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文字】南方+记者 陈子阳 黄锦辉

【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海报】程子宜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