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63万尾优质鱼苗投入流溪河水库

广州从化发布
+订阅

2024年流溪河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启动啦

8月28日,由从化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年流溪河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流溪河水库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区领导钟梅芳、徐东川、潘慧兰等,以及市、区相关部门、企业代表等参加。

活动现场,赵龙宣布从化区保护流溪河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启动。

随后,光倒刺鲃(从化流溪娟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等共计63万尾优质鱼苗被缓缓投入流溪河水库中,为这片水域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流溪河作为从化的生命之河,其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从化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起,从化区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600多万尾鱼苗。经过水质检测数据反映,保护区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类水标准,充分胜任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功能,全区渔获物种类、生物量及丰度均呈现了较快的上升趋势,水域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是对流溪河生态系统的一次有效补充,更是从化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行动。同时,活动也是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据了解,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的鱼苗由广州市大坳拦河闸坝加固改造工程水生生态补偿项目、省道S355线大广高速良新出口至国道G105线(K68+029~K70+152)扩建工程生态补偿项目提供。建设单位与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签订了水生生态补偿项目监管协议,并选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作为技术服务单位,负责开展增殖放流、人工鱼巢、人工湿地等一系列工作,旨在减缓闸坝加固工程对保护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

省道S355线大广高速良新出口至国道G105线(K68+029~K70+152)扩建工程被列入2024年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该扩建工程特别配套实施了生态补偿项目,由广东汉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内容全面涵盖了鱼类增殖放流、栖息地修复、资源评估、科普宣传、专项监管以及生态保护效果评估等多个关键领域。通过一系列科学且综合的措施,期望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同时,确保生态平衡不受破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文字:黄利谊

图片:邝健华

编辑:张玉卓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