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罕见突发脑梗,佛山市二医院以精湛医术重开“生命之门”!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订阅

马上就要开学了

小陈也热切地期待着

没有哪一次开学让他那么期待

因为他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才体味到生命的可贵

一切都要从不久前的一天说起

当天早晨

14岁的男孩小陈照常起床

但突然觉得头晕头痛

左腿甚至都有点麻

不过

父母以为只是没睡好

又没吃早餐导致低血糖的缘故

于是照常将他送到学校自习

谁知到学校不久后

同学发现小陈趴在课桌上,呼叫不醒

没多久还开始四肢抽搐、呕吐

“救命啊!”学生们立即呼救!

得知情况的学校值班人员迅速拨打了120电话

佛山市二医院救护车紧急出车将小陈接回医院

“行头颅CT检查!”

头晕头痛、昏迷抽搐……急诊科医生第一反应就是脑血管问题,于是立即为少年开通绿色通道。

结果不久就出来,但却是:未见异常。

“不对啊?!”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还是觉得不对劲,于是果断为小陈完善头颅CTA,一看结果是——基底动脉闭塞!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快、发病急、发病凶险的特点。基底动脉闭塞这种脑梗死的死亡率更高,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手术,马上就会危及生命!即使晚半小时手术也将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失,失去康复的希望!

“孩子只有14岁啊,那么小,怎么能让他那么仓促陨落……”医护人员的心也他悬了起来。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希望!

“保守治疗存在脑梗死持续加重、并发梗死区域脑出血等风险。”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的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后,建议立即为小陈行(基底动脉)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小陈的父母也是当机立断,立刻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孩子,一定要挺住!”

“孩子,大家都来帮助你了,千万要挺住啊!”

手术室外是心如刀绞的父母、家人。

手术室内,是全力以赴、背水一战的医生。

每早开通闭塞血管1分钟,

少年生的希望就多了一分!

“这次的手术一是要判断小陈的脑梗死是否单纯的血栓,排除动脉夹层;二是要快速争取时间开通血管,挽救脑细胞。”神经外科张卫华主任带领团队,争分夺秒为小陈重新打开“生命之门”——

小心翼翼,从大腿根部,将导管和中间导管送入血管,沿着血管路径推进至脑部闭塞的位置。再操作中间导管,利用其抽吸作用直接抽吸血栓,将其抽出……一切紧张有序,最终顺利完成。

术中可见小陈的基底动脉中断闭塞,血栓抽吸,见到黑色血栓!

“手术顺利,血栓取出来了。”手术医生的话音刚落,小陈的父母再也忍不住,开始啜泣。

术后,小陈被送进了ICU监护,之后转入普通病房。

好消息是:在医生精心治疗和护士悉心护理下,小陈恢复良好,言语清晰,现在已可自己行走。

01

取栓前

02

术中取出的部分血栓

03

取栓后

“这次多亏了你们,你们救了孩子!”看着一日比一日好的小陈,他的父母连连向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医护团队道谢。

据小陈的妈妈介绍,小陈一直身体健康,爱好运动,发病前也没有出现过头晕头痛的症状,所以完全没想到脑梗死会出现在自己14岁小孩的身上。

脑梗死不是上了年纪才会得的病么?

为什么青少年也会脑梗死?

为了找出发生脑梗死的病因,预防以后再次复发,神经外科为小陈完善发泡试验和心脏彩超。结果发泡试验阳性,右向左分流3级,考虑小陈存在卵圆孔未闭或肺动静脉瘘的可能,暂时考虑这是发生脑梗死的原因。

而为了给小陈制定更完善的下一步治疗方案,近日,佛山市二医院还组织了全院会诊,仔细分析小陈的病情,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提出意见。

大家都在为这个年轻的生命全力以赴。

及时诊断、快速救治,体现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的实力;全院会诊彰显了医院的人文关怀和对医疗品质的执着追求,也让患儿及其家属更加认同。

接下来,小陈将继续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我们期待他能早日康复,回归校园。

“如果出现言语不清、肢体瘫痪、肢体麻木、吞咽困难、视物模糊、口角歪斜、头痛、头晕等症状,要警惕脑梗死的可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卫华也提醒大家。

卒中中心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是医院建设重点。医院跨学科整合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介入室、医学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组成“卒中救治团队”,24小时全天候联动待命。

卒中中心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优势,打造专业技术团队,多学科、多部门配合协作。同时,医院积极联合医联体兄弟单位,广泛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密切协作,畅通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达成院前、院中和院后联动救治,搭建起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让卒中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最规范化的诊治,为全区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