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造最小应急单元 夯实平安广州建设根基

广州政法
+订阅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市推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把处突力量前移至群防共治中,把安全关口前移至一线区域中,极大提升了风险隐患发现率,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努力探索超大城市平安建设新路子。

目前,全市共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3万余个,聚合群防群治力量35.7万余人,日均上岗报备率达99.5%以上,累计先期协助处置突发案事件3190余起,推动全市伤害类警情逐年下降。

联动应急处置演练

以阵地共建实现全域覆盖,密布平安“前哨站”。在市、区两级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社会面防控最小应急单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按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人流密集场所、企业事业单位、村居社区等4个风险等级,对应建立A、B、C、D四类最小应急单元,在全市织密社会安全“守护网”。在防控区内,常规开展治安巡控和拉动训练,做到常态值守、屯兵备战,实现防控关口前移、风险及时感知。

应急处置技能培训

以科技赋能实现全线联动,跑出平安“加速度”。强化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开发“立码报”管理系统,将全市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名称、位置信息、在岗人员、对讲机编号、周边视频等信息要素实时上报,实现责任单位、人员配备“一张图”实时展示。通过800兆数字集群网络、公网无线对讲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统筹打造群防群治实时通联一张网,实现“市—区—镇(街)—最小应急单元”四级通信调度,对采集上图的最小应急单元进行线上实时调度。

国家版本馆单元巡防

以实战牵引实现全时管理,提升平安“硬实力”。制定最小应急单元管理规范及配套制度,实现全市“八个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领导、统一人员、统一装备、统一标识、统一职责、统一流程、统一口径,确保突发事件先期处置有正规队伍、有安全装备、有规范操作、有震慑效能。综合采取线上视频自学、集中培训、现场比武等方式开展实战化业务培训,确保最小应急单元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做到依法依规、处置得当。以“1分钟自救、3分钟互助、5分钟增援到位”为目标,以“最多3分钟”“半径100米”为标准,建立三级调度指挥体系,形成“先期应急、响应支援、专业处置”全链条防控模式。

来源:市委依法治市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