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法智赋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依托2024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项目(“攀登计划”),在指导老师李玮舜和队长杨晓杰的带领下,前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开展乡村普法和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江门市三江镇宅基地管理问题,围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规约建构”的形式,深入乡村基层,用实践厚植理想,用双脚丈量热土,在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获得江门市三江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
深入基层察实情,实地调研谋发展
首先,团队与三江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开展三江镇“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项目交流会。实践队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本次活动的具体流程和细节,确保后续各项活动的有序展开。团队针对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基层治理情况、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情况、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与交流。
随后,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分别前往良德冲村、沙岗村、临步村、九子沙村等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并与良德冲村党支部书记翁福群、沙岗村党支部书记梁龙钦、临步村村主任陈齐安、九子沙村村干部何长添等村干部进行访谈。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刻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当地村情民意。
此外,团队成员实地调研了江门市新会区三江好物商贸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新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用好乡村特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三江好物公司采用“线上带货+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与“新会好物”、抖音电商等平台开展合作,通过互联网基因赋能“三江好物”品牌走深走远。面对运营管理机制建设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问题,团队建议要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公司低成本、规范化发展,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产权模式;依托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当地闲置土地资源,挖掘三江地方特色,开发休闲观光、民宿、农家乐等乡村产业,赋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三江镇政府的热情邀请下,团队成员参加团三江镇委于恒美坊龙宫开展的“传承龙乡文化,体验金龙制作”青年夜校活动。“龙乡游龙”是三江镇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群众性民间艺术,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近200年历史,极具民俗特色。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示范下沉浸式体验舞龙文化,亲身参与三江金龙的制作过程,感受三江镇金龙非遗文化精神。
法治乡村青年行,普法说法零距离
为进一步深化三江镇村民对宅基地的认识,提高当地宅基地管理法治化水平,同时基于调研地实际情况,增强老年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助力乡村法治建设,保护村民合法权益,团队在九子沙村村委会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分别用模拟法庭和普法讲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当地村民开展宅基地法律法规宣传讲解,向当地村民介绍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
团队成员带着满腔热忱和专业的法律知识,用亲切易懂的语言为当地村民宣传法律相关知识。同时团队成员将前期围绕“宅基地管理”“耕地保护”等十一个主题制作“农村法律明白纸”,在现场向村民发放、讲解,增强了居民对乡村法治方面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了遵纪守法意识,营造了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团队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切切实实地帮助当地村民了解到更多宅基地法律知识,培养当地村民的反诈骗意识,帮助当地村民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切实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村规民约促风尚,移风易俗进万家
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提高村民文明程度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格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着眼于当地实际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务实管用、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团队制定的村规民约涵盖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家庭邻里、人际关系以及综合五个方面,采用三字经的形式让村民们一看就明,一听就懂,为实现乡村善治贡献华农法学学子的青春力量。
活动结束之际,团队成员向三江镇政府工作人员汇报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成效,活动取得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团队不仅深入基层考察了农村建设的现状,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未来的道路上,团队成员将继续以乡村调研、普法宣讲、法律援助等形式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以“法智赋农”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