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润匠心共育人 芳香校园蕴芳华

南方+

以芳香中草药为主题的“十步芳草园”,打造全校性劳动实践、心理疗愈、中草药研学、香草文化创意四大板块,开发传统中草药兴趣、园艺疗愈、香草创意三大研学课程,以此为基础建设培育研学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中草药科普基地以及3A级旅游景区……当前,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推动“芳香校园·德技双馨”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优秀案例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该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实施是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一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是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必经之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

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广东省中职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建设为抓手,坚持“德技树人·德技立身”的职教理念,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打造“芳香铸魂·德技双馨”的校园文化品牌,创新育人途径,拓展育人模式,整合育人资源,构建实践育人大格局。

多元聚力,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

党建引领,明确“三全育人”大方向。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准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制定三全育人建设方案,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多方联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书记校长讲党课、道德讲堂宣讲、课程思政培训等系列活动,将思政育人嵌入办学治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

发挥主导,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学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做大做强铸魂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课程、教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多方联动,激活全员育人新动力。通过学校、家庭、企业、社区齐参与,“校家企社”协同联动,通过组建家委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社区联建等方式,积极开展家长会、家庭教育、地域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等活动,聚智聚能,联动合力,构建育人共同体,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多维融通,贯穿全过程育人体系

在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茗修社”茶学社团中,学生学习茶艺,开展“斗茶会”,温馨雅致的“谢师茶会”。同时,还与韶关本地10多家茶企共建实训基地。这是学校多元共建“芳香校园·德技双馨”校园文化的缩影。

以文化浸润为抓手,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学校充分利用专业、师资、地域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合中华传统茶文化、中草药文化、书香文化,探索构建“芳香铸魂·德技双馨”校园文化体系。结合粤北职教生态校园特色,携手芳香植物研究机构、非遗工作坊、农业基地等校外合作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及芳香园艺疗愈课程、实践基地、科普基地、研学基地和文创基地等关键环节,系统实施思政劳育、课程劳育、专业劳育、实践劳育和技能劳育,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模式。

以教学课堂为核心,发挥思政育人主渠道。学校秉承“德技树人 德技立身”职教理念,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创新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以活动育人为基石,驱动全过程育人提质增效。学校结合文明校园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有序的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三成六有”特色“成才之路”,引导学生努力成为有德育养成、有兴趣发展、有特长展示、有自信合作、有强健体魄、有职业素质养成的时代新人,助力实现学生的“成人、成德、成才”。

多点发力,拓展全方位育人资源

学校围绕“德润匠心 环境育人”理念,整合资源,优化“三全育人”环境,着力推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校内外平台场所的优化升级,拓展全方位育人模式,提升校园空间品质,发挥育人价值,凸显育人氛围。

强化茶园、芳草园建设,营造生态育人氛围。学校环山而建,山坡向阳处,植有1500余株学校独有的群体茶树,将茶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茗修茶学基地”体会和传承劳动工匠精神;师生共同打造“十步芳草园”,种植芳香植物及中草药200余品种,通过各类植物栽培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在中职多元化发展平台中挖掘自身特长,励志成才。

完善实训室设施建设,激发专业育人活力。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支持、特色发展的原则,在原有实践教学条件基础上,通过新建、改建、扩建,逐步建成一批设备先进,具有教学实践、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电子商务、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机电汽修、建筑培训中心等实训室123个,着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锤炼匠心精神。

拓展校内外育人资源,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学校立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与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各类校外教育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共建校内企业工作室2个、校外实训基地47个,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实训平台,开发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实践学习平台,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育人资源,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全方位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唤醒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一系列“三全育人”的改革和实践,聚焦育人工作提质培优,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全面激活了学校的改革活力,唤醒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夯实了学校综合治理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

综合育人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办学实力日益提升,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荣获“韶关市文明校园”“韶关市先进科组”“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等市级及以上集体荣誉13项。学校教职工在专业技能、育人成效及教科研奖项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职教师中共有南粤优秀教师5人,“百千万工程”培育名师8人。

校园文化品牌效益显著。学校以“芳香铸魂·德技双馨”校园文化品牌打造,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并已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通过培训授课、课程推广、文化交流、参与行业等形式,服务外校师生超过3000人次。以“芳香铸魂·德技双馨”校园文化成果成功参加2023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和“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育人品牌遴选。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三全育人”建设体系下,德润匠心共育人,芳香校园蕴芳华,学生发展多面全能,育人成果丰硕尽显职校风采。学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69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奖项17个。2024年“3+证书”专科上线率超92.7%,40名学生被知名院校录取。

“三全育人”结硕果,立德树人显成效。近年来,学校通过多元聚力—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多维融通—贯穿全过程育人体系、多点发力—拓展全方位育人资源,全面整合一体化育人模式,取得较好成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挖“三全育人”特色元素,持续探索新形势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创新路径,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王金刚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