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文价值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南海国资做对了什么?

南方+

1

8月27日,记者从佛山市南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下称“南海区国资局”)获悉,其属下广东南海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南海资产公司”)创新文创孵化模式,将原来的低效资产转化为文创基地,撬动经济效益与人文价值双重提升。

截至目前,南海资产公司已打造20个文创基地,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到6亿元,年租金收入近4000万元。以文化为杠杆,南海国资正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力量,在南海“三带三区”文旅布局中闯出人文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要实现这样的转化,资源整合尤为关键。为此,南海资产公司打造佛山国资首个招商平台——南海资产云招商中心,重点破解资源分散、带动力不足等难点痛点。依托该平台,南海资产精准推送招商信息,积极搭建文旅资源“路由器”,在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内打造了夏漖粮园、尖东非遗文创园、N2青年社区、天空隧道、棉二水塔街等多个项目,其中,棉二水塔街在端午期间成为“顶流”,吸引线上5亿人次观看和大量游客实地探访,物业租金增长了四倍以上。

通过国资介入,N2青年街区焕发新升级。通讯员供图

通过国资介入,N2青年街区焕发新升级。通讯员供图

2024年是南海“人文经济元年”。这一年,南海以人文经济为破题点,持续坚持做年轻人喜欢的事。最新数据显示,南海常住人口367.54万人,其中14岁至35岁的青年人群占比将近38%。高“含青量”背后,南海投年轻人所好,让年轻人在这里既有向上流动的空间,也有歇脚喘息的时间,让年轻人兴业、乐业。

大地艺术节正是让更多年轻人走向南海的一大IP。在此背景下,南海资产公司积极探索多元混搭模式,针对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定制文旅发展策略。以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为例,南海资产公司充分发挥国资作用,巧妙融合“餐饮+民宿+社交+N”等元素,不仅保留了缫丝非遗文化的印记,还串联起“登西樵山、访桑园围、渡平沙岛、赏千古情、逛艺术节”等活动,与大地艺术节城市文化IP形成互动,极大地激发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参与热情。2024年7月,丝潮集被选入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展厅之一,项目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也增添了西樵、南海的城市吸引力。

南海资产运营项目。通讯员供图

南海资产运营项目。通讯员供图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南海资产公司挑选旗下14个特色文创园、重点项目,在2024年6月推出数智化手绘风格的“南资文创地图”,串联起了旗下14个特色文创园和重点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网红打卡点”和自由组合的citywalk路线。上线仅一个月,“南资文创地图”就吸引了1.3万人次的线下打卡。展望未来,更多成熟的文创基地将陆续加入这张地图,进一步丰富文创旅游线路与研学活动,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不仅如此,南海资产深度挖潜非遗文化、产业故事,比如在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打造了松岗驿站、狮南文旅项目等亮点工程,为狮山镇十里官窑古驿道的建设助力。通过艺术创意、产业重塑与商业激活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南海一批闲置低效的国有老旧物业得以焕发生机,也为南海人文经济的发展增添新活力。

南海区国资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海国资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文创孵化新模式,为南海增添更多文化地标,推动南海的人文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数读南资文创亮点

1、20个

在“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中,南海资产公司共打造20个文创基地。

2、200家

先后引入咖啡、茶饮、餐饮、艺术等文商旅商业项目约200家。

3、340.3亩

南海资产打造340.3亩占地规模的文创资源,租赁面积26万平方米,年租金达4237万元,租金增长率达445%。

采写:南方+记者 李欣

通讯员 南海国资 南海资产

编辑 杨晖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