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出海潮”,南山企业如何“出得去”“行得远”“有底气”?

南方+

对企业而言,“走出去”是时代的挑战,也是持续提升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南山企业早已洞察先机,步伐持续加快,商业足迹不断延伸:

8月23日,奈雪的茶首家全球旗舰店在亚洲顶级商圈泰国曼谷Central World正式开业,开业前3天销量近100万泰铢,与世界来一次“碰杯”;

大疆自创立以来,持续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在全球无人机领域占有80%市场份额,以创新为翼“起航”;

传音在非洲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跻身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成为名副其实的“非洲手机之王”……

然而,“出海”之路看似潮平海阔,却也暗流涌动。

“出海”之前,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全科体检”?落地之后,需要获得哪些“陪跑”支持?开展业务,如何避免从“内卷”走向“外卷”?

8月26日,南山区召开企业“出海”专题座谈会,邀请专家智库、专业服务机构、商协会、重点企业等嘉宾代表,围绕如何更好推动企业高质量“出海”建言献策,为南山企业的“出海”之旅提供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企业“出海”需要更多的“全科医生”“陪跑”与落地服务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经营网点、供应链,在海外进行生产,覆盖全球市场。此外,跨境电商成为企业‘出海’重要形态。”邓白氏集团中国区总裁吴广宇介绍了企业‘出海’趋势。该集团数据库涵盖超过2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亿家企业信息,为超20万家全球头部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吴广宇从市场洞察、“出海”效能、资金回收、供应链、绿色挑战、数据底座、金融支持等方面分析总结企业“出海”关注点,希望与南山共同推出企业“出海”成熟度指数,协助企业在“出海”前做好准备,提升“出海”综合能力。

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震海会创始人邱震海同样建议,“出海”前需要对整个“出海”情况作一个相对全面、全方位的诊断。“企业在‘出海’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全科医生’、更多的‘陪跑’、更多的落地服务,上中下游携手应对各项挑战。”他说道。

在深圳市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宋文坚看来,企业出海发展是大趋势,境外产业园区是支持企业出海发展的基础平台。目前,在投资热点国家的中资高质量产业园区十分稀缺,建议政府因势利导,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境外产业园区的投资并购,快速补齐短板。

围绕企业“出海”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楼仙英建议,首先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法律思维,可与国际专业律所加强合作,做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

中兴通讯与深圳、南山区同步成长,也是较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南山企业。中兴通讯副总裁弋永强回顾多年“出海”经历,从长期发展来看,自研、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非常关键。“核心技术能保证供应链安全,能够赋予强大议价能力,同时可以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弋永强表示。

探索组建一站式“出海联盟”

让南山成为企业“出海”的“预科班”

盘古智库大湾区研究院秘书长高山认为南山区的科技数码、时尚服饰、家电等都是“出海”重头戏。在她看来,需要搭建一个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政策咨询、市场对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出海”服务型联盟平台,为众多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出海”服务,让企业“出海”能够更有底气。

座谈会上,南山区商务局局长陈炳炎介绍,南山区计划组建企业出海联盟,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平台赋能、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广品牌、整合资源、防控风险、培养人才、产业合作等。“同时,我们也希望有优质服务资源的机构、智库也能够‘抱团’,为联盟内企业提供差异化、长链条、精准的服务。”陈炳炎说道。

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表示,今年以来,全区出口态势向好,企业“出海”需求旺盛。南山集智聚力,探索组建专业的、系统的、一站式“出海联盟”,打造企业“出海”首选地,就是要破解难点、解决痛点、疏通堵点,精准服务企业。区委、区政府会一如既往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找资金、找人才、找市场、找政策、找服务、找空间,护航企业在“出海”之路上行稳致远。

“希望南山成为企业的‘出海预科班’。这些南山走出的企业,不仅拥有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思维,还熟悉国际市场运作方式,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利机会。”黄湘岳说道。

南方+记者 刘倩希

编辑 陈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