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他离开家乡奔赴广州创业,在商海中几经浮沉、勇立潮头。待不惑之年,他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回馈家乡的强烈意愿重返家乡,以“文化赋能+产业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他就是陆河县河田镇高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乡村CEO”——孔维振。
“乡村CEO”——孔维振。
文旅融合
打造“儒美高砂”新名片
“要让高砂村焕发新生,必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孔维振说。
高砂村是孔子后裔的聚居地,承载着近六百年的历史沉淀与文化传承。孔维振从中发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并选择了坚守与创新并重的道路,秉持着“形、实、魂”协同发展的理念,以文化为魂、环境为形、实干为实,精心布局,全力打造“儒美高砂”文旅特色村。
一方面,他积极推动高砂村孔子书院的升级改造,争取上级35万元资金扶持,用于完善书院硬件设施,包括课室、道德讲堂及围墙等,通过开展国学教育,为村集体经济增添新的增长点。每年书院有偿开展国学艺术、体育、文化类培训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村集体带来5万至8万元的稳定收入。
另一方面,孔维振还大胆创新,推动村集体用地入市,建设孔子文化产业楼。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成员齐心协力,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成功统筹村集体土地作为建设用地。同时,通过广泛发动乡贤、社会热心人士及企业慷慨解囊,成功筹集资金8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楼、孔子文化广场及民生项目的建设。
如今,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孔子文化广场已巍然矗立于高砂河畔,一座4米高的孔子雕像庄严屹立,成为陆河县新的文化地标。而今年刚竣工的孔子文化产业楼“百千万工程”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更是被寄予厚望,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80万至100万元的增收,不仅极大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更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未来,孔维振将继续深耕“儒美高砂”品牌,结合本土人文故事,研发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和研学旅游路线,打造高砂村专属的文创品牌。
产业兴村
开辟服装产业致富路
高砂村位于陆河县城东部,紧邻县城核心区,基础完善、交通便利,这片仅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孕育着5600名勤劳的村民,地理位置优越、闲置劳动力多,是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广州市服装个体工商协会会长,孔维振敏锐地觉察到家乡发展服装产业的潜力,巧妙地将在外打拼多年积攒的个人资源与家乡需求相结合,借用政府力量组团奔赴广州,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通过情感纽带与乡情共鸣,引导外出乡贤返乡投资发展服装产业,成功吸引了多个服装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高砂,带领高砂村走上以T恤为主导的服装产业发展之路,喊出“好T恤陆河造”的响亮口号。
为确保产业顺利落地生根,孔维振创新性提出“集体公益培训+公司经营+本地就业”的发展模式,依托县、镇开设的服装产业服务中心,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设公益性“缝纫工”岗前培训班面向全县招生,助力富余劳动力向富裕劳动力转变。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0余期培训班,培训学员300多名,并开展现场招聘会吸纳学员,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通过摸排村内闲置房屋、场所、土地等150余处,主动对接拟入驻企业,将村民闲置土地资源出租,实现了企业与村民的双赢,解决了“用地难”问题。
“乡村CEO”——孔维振。
高砂模式
步入产业富民快车道
在高砂村服装产业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上,孔维振创新构建“1+N+X”的服装加工“高砂模式”,即以一个中心工厂为引擎,辐射带动N个卫星工厂,紧密联结X个农户家庭作坊,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链,在陆河县掀起一股服装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热潮,成为陆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村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品牌,并在全市范围内被复制推广。
为发展壮大服装产业,孔维振还发起成立陆河县服装协会,主动挑起协会会长这个重担。高砂村作为先锋阵地,更是成为产业振兴的典范,吸引了22家电商及服装加工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回流,新增就业岗位逾600个,让“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更让富余劳动力焕发新生,从“待业”到“创业”,从“富裕的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富裕动力”,绘就出一幅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美丽画卷。
如今的高砂村,服装产业已初具规模,服装企业及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天最高能生产加工3万件服装,为3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月收入最高可达6000元,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未来,高砂村将继续依托“1+N+X”“制造业+电商”的“高砂模式”,不断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让服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书写高砂村更加辉煌的明天。
乡村CEO名片
孔维振,男,汉族,2017年10月返乡任职,201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广东省陆河县高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主任、乡村“CEO”;同时担任广州市服装个体工商协会会长、陆河县服装协会会长。曾获评“2022年陆河县第二届‘道德模范’”“2022年汕尾市‘走进汕尾 发现善美’——善美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善美好人’称号”。
乡村CEO语录
我们都是喝着螺河水长大的,每一位远离故土的游子,心中都怀揣着一份深厚的乡土情,渴望有朝一日能回馈这片养育之地。当务之急在于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并创造契机,让这份拳拳之心得以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陈欣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