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也不行!一颗就可能致命!海鲜自由一定要吃对→

东莞石龙政法
+订阅

正式开海后

不少街坊都实现了海鲜自由

但各位爱吃海螺的小伙伴要注意了

不是所有的螺都可以吃

前不久浙江一女子因贪嘴尝鲜

一口气吃了十几颗织纹螺

结果中毒把自己送进了ICU

织纹螺长啥样

吃了它为什么会中毒呢

一颗可致命,煮熟依然有毒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因味道鲜美,织纹螺曾是沿海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但实际上,织纹螺可能含有河豚毒素。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织纹螺本身无毒,是在生长过程中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约0.5mg的河豚毒素即可对人类致死,毒性较强的织纹螺,成年人约食用10g的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更重要的是,河豚毒素对热稳定,仅靠煮熟煮透是无法完全去除毒素的。食用后,毒素的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小时,毒素会通过阻断钠离子的通道功能来干扰神经传导,使人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如何识别织纹螺

织纹螺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螺肉呈淡黄色。常见的织纹螺种类按是否带毒可分为3类:

#有毒织纹螺

主要有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光织纹螺和正织纹螺常年有毒且毒素含量高;节织纹螺虽然有毒但大多数情况毒素含量较低。

#季节性有毒织纹螺

主要有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等。此类织纹螺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因季节和栖息地不同,有时会有毒,国内也有因食用这些织纹螺中毒的报道。

#无毒织纹螺

较常见的有纵肋织纹螺、习见织纹螺和胆形织纹螺等。它们一般生活在潮间带至数米深的泥沙质海底,目前为止尚未检测出毒性,也无有毒或中毒的报道。

不过,由于织纹螺体内的毒性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辨别,避免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都别吃。早在2012年7月20日,卫生部就发布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

开渔期吃海鲜记好这5点

开渔后丰富的海鲜种类看得人眼花缭乱,自己赶海时尤其要注意,不要随意捡食不认识的海鲜,以免误食有毒的海产品,另外,记好这5点,才能更健康地享受美味。

#安全选购

购买海鲜时,应选择外观完整、色泽鲜艳、无异味的新鲜海鲜,避免购买破损、变色或散发异味的海鲜产品。

#正确储存采购的海鲜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并尽量在短时间内食用,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而滋生细菌。

#科学烹煮烹煮海鲜时,一定要确保煮熟煮透。高温可以杀死海鲜中大部分细菌和寄生虫,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规范加工加工处理海鲜时应保持手部清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用于处理海鲜的刀具、砧板等工具应及时清洁消毒。

#避免生食尽量避免生食海鲜,尤其是那些未经特殊处理的生腌制品或冷食海鲜。因为腌制方法并不能完全杀死海鲜中的微生物,生食风险比较大。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