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率飙升至202次/分,和祐医生一招急救转危为安

南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慌”这个词,似乎成了不少人偶尔挂在嘴边的词汇。但你知道吗?当这种“心慌”演变成医学上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心率飙升至异常高位时,它可能是一场生命的“急刹车”。

面对心律失常,该怎么办?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急救措施?近日,和祐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一位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急诊科医生用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分钟内让这位心律失常患者转危为安。

和祐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正在抢救患者。和祐医院供图

和祐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正在抢救患者。和祐医院供图

改良版瓦氏动作,一分钟逆转心律失常

41岁的高兆(化名),近日突感心慌。因“心悸半小时”紧急来院就诊时,高兆大汗淋漓,无胸痛胸闷症状。经检查后,心电图显示他的心率竟高达202次/分钟,远超正常人心率的60-100次/分钟范围,这是典型的心动过速症状,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

接诊的和祐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吕涛表示,这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脏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情况危急,吕涛迅速做出了决定——采用改良版瓦氏动作进行干预。瓦氏动作,原用于检查眼睛或促进耳咽管通畅,但近年来,经过改良后,它也被发现对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尤其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有显著的终止效果。

吕涛协助高兆坐好,给他一个10ml的注射器,让他用力吹动活塞,持续约15秒后,医生让他立即躺平,并抬起双腿至垂直状态,只见患者的心率由原来的197次/分迅速恢复到85次/分,心电监护显示恢复窦性心律,心悸症状立即缓解。

和祐医院相关专家表示,改良版瓦氏动作以其简单、快速、无创的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避免了更复杂的医疗干预,真正实现了“一个动作,转危为安”。

“心动过速”危险吗?

吕涛指出,所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心动过速的一种常见类型,由于心电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快速而规则的心律失常,发作呈突然发生、突然终止,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可以自行恢复。

本身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大多仅有心悸,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则常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不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晕厥、心绞痛甚至休克的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取决于心动过速发生时心率快慢及持续时间长短。

发作时突然之间心脏像要跳出嗓子眼一样,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恢复正常,此时再去医院就诊,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样的症状可反复发作,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发作时不能明确诊断,患者一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该病症状严重者可通过物理、药物、电复律、导管消融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一般可控制,但易复发。该病一般不会导致死亡。

但是,频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随时转变为心室颤动,甚至心跳呼吸骤停,随时危急生命,所以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心动过速”要注意啥?

注意休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机理多数是折返性的。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能够有效的缓解这类情况。

注意饮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心脏类的疾病,患者在平时一定不要吃一些过于油腻或者是比较刺激的食物,饮食尽量要以清淡为主,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心脏疾病更加严重;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能够有效的补充身体中所缺乏的营养元素,缓解心动过速的情况。

稳定情绪

情绪如果起伏过大的话,会影响到心脏的,并且还有可能会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更加严重。

避免剧烈运动

因为当患者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心脏是会出现有明显的心律失常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很容易会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更加严重的,所以建议患者在平时一定要避免剧烈的运动。

撰文:刘佳伦 黄艳娟 陈柳婷

编辑 黄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