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相江路为什么叫“相江路”?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连接光明路与新桥路的相江路,长725米宽16米,是建国初期增城最繁荣的街道,因临近增江(旧称相江),故名。

相江路2号物业

  广州市增城区地名委员会于2002年6月6日下发了《关于更正相江路、相江北路路名的通知》,正式将“湘江路”和“湘江北路”更名为“相江路”和“相江北路”。此后10多块路牌、800多块门牌、户籍登记、产权地籍登记也随之进行更换。

相江路2号物业

  “相江路”来源与增城名人崔与之有关。崔与之(1158—1239),中新镇坑贝崔屋村人,南宋著名的拨乱治国能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据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记载,为了纪念崔与之,自明、清以来,增城人民将增江称为相(第四声)江,在县城的都坊(荔城街)设置相江铺,并把相江铺最繁华的路段改为相江街,建国后改为相江路。

  在相江路,立在路边的路牌上写着“相江路”,往北是“相江北路”。但沿路往北走,却有几间以“湘江”命名的商店。为什么“相江路”会被叫作“湘江路”呢?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由于读音相同,大家将“相”(第一声)误以为“湘”,多年来以讹传讹,便流传了下来。

资料图

  2001年,在增城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塘代表团提出将“湘江路”“湘江北路”改回“相江路”“相江北路”的提案。为了提高地名的历史文化品位,充分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理和经济特征,借以教育子孙后代,也为了更好地服务增城经济发展,此提案被采纳,自此一将“湘江路”“湘江北路”改称为“相江路”和“相江北路”。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广州市增城区民政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