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以文兴产促发展,协同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方+

百年诺贝尔奖,有41.02%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可见,“跨界”是一种趋势,是打破原有领域或行业的界限,寻求多维度、多取向的发展。而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当下,江门新会新闻出版业正探索着跨界融合发展之路。

近年来,新会区委宣传部统筹指导全区新闻出版业,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结合陈皮之乡、启超故里、千年古郡等地方特色,探索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新发展格局,既切实提升新会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又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将阅读活动与空间场景相融合。张婧媛 摄

“上号”

“新华开顺号”产品热销

盛夏八月,万物茂盛,正值小青柑采收的季节。

新会柑是全国罕见的“一果双地标”柑橘品种,也是新会陈皮的唯一原料。其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是宝——七八月份忙完小青柑的采摘晾制,秋分节气就该采摘二红柑,大雪节气摘大红柑,随后晾晒成新会陈皮,同样是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早在2016年,新会新华书店便瞄准新会陈皮产业的广阔市场,开始投入到陈皮、柑普茶等特产的经营。但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特色,无法形成“拳头产品”,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难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

困局在近年被打破。2023年8月,借与新会区委宣传部联合参展南国书香节的契机,新会新华书店正式打响“新华开顺号”自有品牌,并推出南国书香节三十周年纪念款——“知书茶礼”系列小青柑礼盒。

“整个产品就像一本书,打开这本‘书’,里面的小青柑分装成4筒,每筒有6颗小青柑。”新会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内,“知书茶礼”系列小青柑礼盒备受青睐。据店员介绍,每颗小青柑都融合了普洱的陈香和柑果的芳香,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据悉,“新华开顺号”品牌根植于新会千年古郡文化,旨在打造融合地域特产与书香文化的高品质文创产品。目前,新会新华书店已推出包括“陈年往事”系列陈皮、“知书茶礼”系列小青柑、“礼应有你”系列小青柑等产品。

在外观设计上,新会新华书店将地域文化融入产品,如“礼应有你”系列小青柑包装采用铁罐红盒,典雅喜庆且融入“新会八景”,既符合中国审美,又彰显地方特色。

“‘新华开顺号’产品的推出,不仅为企业开辟了全新的经营领域,还有效带动了新会陈皮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增长。”新会区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金杏表示,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提供动力来源与精神支点。

截至目前,“新华开顺号”系列产品已远销北京、新疆、浙江、湖南、上海、山东等地区,销售额近百万元。今年6月,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书业非书品经营研讨会中,“新华开顺号”更获颁“特色自有文创品牌”奖项。

“我们将持续推出‘新华开顺号’品牌新品,拓展如陈皮滋补养生等品类,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新会新华书店总经理邓小庚表示,还将携手地方政府共同开发新会陈皮相关的采摘、制作、科普等研学项目,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

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增强丰富读者群众的阅读体验感。黄绍侦 摄

“上分”

启超故里“文化热”出圈

这个夏天,与热浪一起来袭的是文化热。

不仅各类博物馆一票难求,成为众多游客的“顶流”首选地,南国书香节也如期而至,携着文化节目、非遗技艺、国潮文创等,频频进入年轻世代圈层。

今年的书香节,江门创新“1+1+12”办展模式——主会场走进新会茶坑村,打造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无负今日”书房,举办名家讲堂、文创集市,助力“百千万工程”;走出江门、走进广州,以“启超故里,陈皮之乡”为主线,在省主会场设立主题展区;同时推出12个分会场,同期分散举办70多场文化阅读活动,让广大市民遨游书香里。

主题展区设有启超文化展区、陈皮文化展区、侨都文创展区、新会好物展区、非遗文化展区、文旅研学展区等六大主题板块。“‘无负今日’书房首次亮相南国书香节,集中展示300多种、1000多本梁启超版本书籍,为读者朋友们打造阅读盛宴。”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新会新华书店副总经理何佳表示。

现场,“新会名片”集章处,“集章客”排起了队。以“少年中国说”(节选)背景板、“少年强则国强”落地字体等元素为背景的打卡点人头攒动,葵艺编织、小冈手搓香、小青柑茶制作、活字拓印等文化体验摊位门庭若市。

21岁的Yuri从美国来,跟着中国朋友,一边逛展,一边买买买。陈皮文化展区前,他试吃了“陈皮风味”的花生、喝酸奶、品咖啡。一番新奇体验下来,他购买了一些陈皮食品,想要带回美国给家人尝尝。

这些都表明,拥有新会历史底蕴的印刷文化、非遗技艺与地方特产正在“出圈”。

书香节开幕当天,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无负今日”书房牌匾揭幕启用,通过阅读活动与空间场景相融合,增强、丰富读者群众的阅读体验感。茶坑村小黄楼广场,“南国书香 相约新会”文创市集热闹开张,精选侨都创意产品,展示新会地道好物。

“借助书香节活动平台,我们以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为阵地,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的结合,打造全国最全梁启超版本线上线下图书展馆,持续擦亮‘启超文化诞生地’城市名片。”黄金杏表示。

梁启超故居新华悦读空间一角。张婧媛 摄

“上路”

打造“新会全域研学”品牌

如何实现在游玩中增长见闻、加强交流、积累学识?这需要完善的行程规划、“专家式”导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游伴。而上述要素,正是出版机构的优势所在。

新会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小鸟天堂、银湖湿地、南坛葵林等自然风光和新会学宫、新会书院、景堂图书馆等文化遗产资源。全域有7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6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10处不可移动文物,研学资源得天独厚。

尤其近年,新会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研学旅行首选地目标,在研学基地建设、研学课程开发、研学线路设计、研学师资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动研学旅游发展。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京梅功夫侨村、新会古典家具城、丽宫陈皮古道、新宝堂、古井百年书香文化村等成为热门的亲子研学打卡点。

基于新会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研学旅游探索,不久前,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与新会银海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加强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开发,推出具有新会特色的系列精品课程,共同打造“新会全域研学”品牌。

“我们将充分依托新会国资在新能源、电力行业、绿色环保等领域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共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研学基地。”广东省新华书店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新华书店教育培训中心总经理张文洲说。

“合作旨在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把研学游作为新型旅游业态培养,形成撬动新会文旅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黄金杏表示,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积累了多元的研学教育服务平台和渠道,结合新会红色文化、陈皮文化等,可在打造新会全域研学文化品牌和城市新名片上发挥重要作用。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坚持融合发展,也是新闻出版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一。在新会区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新会区新闻出版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紧抓“大桥经济”机遇,积极加强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既反哺推动出版主业的持续发展,又助力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撰文:黄绍侦

摄影:张婧媛 黄绍侦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