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塞”满破旧厂房的一处小村,如今成为全镇最靓、全城最“热”的宝地之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
8月24日,位于中山市黄圃镇大岑村的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迎来又一正式投产的新园区——中山市雪乐电器有限公司(下称“雪乐电器”)的雪乐智能智造产业园。大岑村内,同样在近期投产的,还包括中山市威锦电器燃具有限公司(下称“威锦电器”)和广东昊森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昊森集团”)的产业园。
短短两年多,这片曾经“长”满破旧锌铁棚、遍布家电产业“小散乱污”厂房的小岛,通过中山近年来推进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不仅新建起千亩连片的现代化产业园,让暮气沉沉的传统产业形态焕然一新,更是借此机会重整乡村发展模式,让村民腰包更鼓、让乡村“三生”图景更美。
地处中国家电“黄金走廊”,与顺德容桂仅一河之隔,一个从平面走向立体、从低端落后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家电岛”正在归来。
鸟瞰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三代人创业20余年,依旧选择大岑
“两年前拆掉旧厂房时,我们还忧心忡忡,但是今天搬进‘高大上’的厂房,说句心里话,我感觉这里的空气都是甘甜的。”8月24日投产当天,雪乐电器董事长潘宏的激动与喜悦溢于言表。为了分享公司的喜事,雪乐电器在新厂房内宴请了全体员工和合作伙伴。
回顾雪乐电器的经历,方能理解潘宏激动的心情。
2000年,潘宏和母亲杨巧英等人一起,在黄圃镇大岑村成立了雪乐电器。彼时的大岑村,正在顺德家电产业的溢出效应中大踏步发展。到2022年时,大岑村工业产值相比2000年已增加3300多倍。此时,潘宏的儿子潘晨筱也已从国外学成归国,在公司中担任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一家三代人接力经营公司。
雪乐电器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潘晨筱正在介绍公司产品。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而大岑村也正如全中山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大踏步的同时,大岑村土地碎片化、利用率低的问题日渐突出。以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一阶段为例,1061亩的土地上,挤满了180多家企业和不计其数的小作坊,厂房以锌铁棚为主,消防、安全生产、环境卫生、假冒伪劣等问题突出。
2022年,中山在全市开展“工改”,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作为全市千亩连片项目被纳入重点改造区域,雪乐公司被列入第一批搬迁名单。
“一开始,我很不能接受。”在大岑工作生活了20年,杨巧英起初对搬迁提出了反对意见:“我已经把这里当第二个家了,为什么要搬?”而经过黄圃镇工改专班多次登门解读政策、家人们讨论数月后,雪乐电器最终同意搬迁:“有钱投资都没地方扩产,我们也必须升级厂房了。”杨巧英说。
在黄圃镇政府的协助下,雪乐电器搬迁至临时腾挪厂房周转。与此同时,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一阶段完成拆除,雪乐电器成功拍得其中一块10余亩的用地,实现了企业多年来购置地块、新建厂房的梦想。
2023年5月,雪乐电器新园区成为整个片区首个动工项目。经过一年三个月的建设,园区终于迎来了竣工投产,雪乐电器得以从临时厂房搬回大岑、搬进新家。
“厂房面积从原来不到7000平方米,提升至现在将近3万平方米。以前年产值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上下,现在我们有信心,投产三年让年产值增长到1.2亿元!”杨巧英信心满满地说。
数智新制造“扎堆”出现
除雪乐电器之外,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内,威锦电器和昊森集团也已正式投产,十余个新制造项目正在同步建设。
雪乐电器和昊森集团新园区。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与雪乐智能智造产业园一墙之隔的昊森集团5G数智产业园,在不久前已正式建成投产。昊森集团董事长吴效峰介绍,企业已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打造国内第一个数字化全预混冷凝燃气壁挂炉生产基地,预计产值突破3亿元。
在昊森集团的全新车间内,AGV自动导向车将装满零件的货架运输至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在协助装运已包装好的产品,各生产环节在数字化系统的指挥下井井有条地进行。
昊森集团5G数智产业园内,AGV自动导向车正在沿路线运输货物。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吴效峰介绍,经过统一规划设计,昊森集团5G数智产业园将原来分散的生产基地整合,大大减少物流成本,同时由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提供5G全区覆盖和安防监控、AGV数字化技术支持;由数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提供的ERP、MES、WMS、PLM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展厅、智慧园区、数据库建设、云办公等,技改和数字化申报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不远处的威锦电器,则是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首个竣工投产的项目。公司董事长李子坚介绍,公司从事电烤箱等厨房家电设计、生产和销售,在投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产值增长超30%。“在大岑,产品配套供应商在10公里范围内就能找齐,而且这里靠近桂洲水道,环境舒适,员工的生活环境更好了,对公司来说招工也容易很多。”李子坚说。此外,企业还新成立威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2条全自动生产线,作为高端品牌继续在海外市场竞秀。
威锦电器新园区的展厅内,陈列着公司的各类产品。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三家企业相继转型投产,是大岑村乃至黄圃镇传统家电产业“重生”的“前奏”。
据悉,今年上半年,黄圃镇相继推动落实29个“工改”项目,新增拆除整备低效用地705亩,通过“工改”拉动工业项目投资45.27亿元,占全镇工业项目总投资数近四成。
首批企业改造已出成效,让更多企业家们争相参与“工改”。目前,黄圃镇域内的南三公路沿线已有10余个涉改主体同意参与改造,多个自改项目已提交改造申请。
村民腰包更鼓,村容村貌更美
在传统家电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岑村也成为以“空间革命”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2023年,中山市黄圃镇大岑村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能够被选树为省级典型,离不开黄圃镇及大岑村“产业先导+三生共融”、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据悉,黄圃镇对涉改造的经济社采取以物业为主、现金为辅的方式进行补偿,首创“现金+物业+车位+建设期租金损失补贴+返租厂房租金”收益模式。根据估算,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第一阶段改造完成后,村集体收入将增长约6倍,股民人均租金收入比改造前增长5倍。
“村里的年轻人打工都不用去很远的地方了,出门就是高楼大厦,工厂车间里都有冷气吹。大家都很支持做‘工改’,希望家乡赶快发展起来。”大岑村村民吴添明说。
在村民“荷包”更加厚实的同时,大岑村曾经受到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如今的大岑岛,不仅修建起宽阔大道,四面环水的格局也使得其更具生态美学:曾经的污水已变得清澈,岸边新种下了一片草地和一排绿植,不少跑者在新建的沿岸碧道上锻炼。
“传统的家电生产工艺免不了酸洗、喷涂等环节,过去河畔‘散乱污’厂房密集,污水横流。现在,我们沿河留出25米生态空间,园区品质提升了,也大受优质企业欢迎。”黄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国伟介绍。
目前,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一阶段的成业大道已完成拓宽,所在的大岑河流域已完成管道建设,大岑沥4.2公里碧道已全部完工,成为村民日常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大岑村还同步制定了企业雨污分流推进方案,推动新产业园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并建设绿道、种植绿化,规划3个休闲公园及若干停车位,安装健身休闲设施,打造融合保护、休闲等功能具有黄圃特色的碧道。
此外,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还扩建公共配套设施,新增幼儿园、小学、卫生服务站等教育医疗设施,提升人居品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还居民和创业者一个产业兴旺、生活安乐、水清岸绿的乐土。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陈少宏
通讯员 洪泽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