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上饶市的叶先生,因饱受腰腿痛之苦5月余,辗转求医多处未果后,慕名来到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寻求救治。经脊柱外科团队的缜密诊查讨论后,诊断为少见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如下图所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后,脊柱外科团队于8月12日为患者在局麻下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程顺利,术后当天,患者立即感受到困扰其长达百日的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夜间无法安眠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关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FLLDH) 是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内或孔外,导致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而引起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甚至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殊类型, 其发生率仅5%左右。虽发病率低,但症状严重,因髓核突出位置特殊, 临床易漏诊、误诊。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类型相似,但更加严重。下肢可有明显的烧灼、刀割、电击样疼痛和麻木,通常为持续性,休息不能缓解,对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的肌肉萎缩。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治疗效果差,随着现代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 采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最理想的选择。椎间孔镜是一个集成有灯光和镜头的管子(直径7.5mm),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该手术的皮肤切口仅1cm,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椎间孔镜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四大特点。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功运用此技术,为叶先生解除了病痛,展现了其在脊柱微创领域的卓越实力。
关于惠州六院脊柱外科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作为骨科领域的重要分支,于2022年11月16日正式从骨科中心独立成科,科室汇聚了一支具备深厚医学教育背景与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业医疗团队,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创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脊柱外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签约共建脊柱外科紧密型专科医联体。此次合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将派出陈仲、朱昌荣、刘振华等博士专家团队,每周定期入驻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进行查房、手术、授课及出诊工作。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提升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诊疗水平,为淡澳地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人才梯队
脊柱外科住院部位于市六院6号楼15楼南区,床位35张;
脊柱专科门诊位于1号楼4楼。
科室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名、医师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3名、硕士研究生8名,主管护师3名。
二、技术力量
科室专注脊柱脊髓外伤、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各种脊柱疾病。
能熟练开展颈椎病、颈椎外伤的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胸、腰椎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脊柱肿瘤、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腰椎滑脱后路植骨内固定术,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等,并开展各种脊柱微创技术如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等。尤其是脊柱微创技术如椎间孔镜、UBE微创手术、椎体后凸成形术等是科室特色技术,在本地区处于先进水平。
三、医疗设备
科室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包括多功能手术床、多功能手术牵引床、椎间孔镜系统、UBE微创手术系统,微型磨钻、C臂X线机、床边X线机、CPM机、手术显微镜、心电监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四、专家介绍
陈仲,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后,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在北医三院、长征医院、鼓楼医院、新桥医院、美国凤凰城脊柱微创研究所、德国贝塔脊柱微创医院进修。曾获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后奖学金资助深造。
学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主持和参与国家、军队重大科技项目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3项。
社会职务:国家和多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医疗事故和伤残鉴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创学会广东分会常委, 省疼痛康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学会委员。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六年制医疗专业,在第一军医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专业特长:从医26年,秉承“医人如己“的信条,积极采纳各领域先进技术,谨慎、周密地为患者服务。所发明的颈椎安全复位系统,使交锁型颈椎脱位复位成功率由传统方法的40%提高到90%以上。提出微环境改造和脊-机接口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思路。擅长利用超声、内镜等科技手段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复杂脊柱伤病。对脊柱畸形、创伤、肿瘤和颈肩腰腿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朱昌荣,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在南部战区总医院(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学习工作余年10余年,师从国内著名的上颈椎专家夏虹和马向阳教授。
学术研究:主持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
专业特长:长期致力于颅颈交界区疾病(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寰枢椎脱位,颈椎、胸椎及腰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骨质疏松症,韧带骨化,脊柱感染、肿瘤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开展椎间孔镜及腰椎侧方融合,双通道内镜等主流微创技术。
刘振华,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
学术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启动基金1项、珠江医院院长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专业特长:熟练掌握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脊柱骨折/感染/肿瘤等病的诊治原则及手术技术,尤其对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具有较深刻的见解。
李建军,科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骨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
曾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方医院、解放军显微外科中心进修学习,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年,熟练掌握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对少见疑难伤病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专业特长:专长脊柱外科创伤、疾病的诊治。掌握颈肩腰腿痛疾病的微创及开放手术技术。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师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科研论文: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
黄立成,副主任医师
1995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骨科。从事骨外科工作20余年来,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对骨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特长: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骨科创伤包括四肢关节损伤等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脊椎骨折、颈腰椎疾病诊治。
社会任职: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微创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颈椎学组委员;任惠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会委员。
科研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林扬,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
200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后至今就职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脊柱疾病诊治。
科研论文:主持市级科研项目三项,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
方文广,副主任医师
1999年7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即就职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至今,2018年7月-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进修,2020年取得骨科副主任医师资格。从事骨外科工作20余年来,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对骨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特长:擅长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脱位、截瘫;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正,各种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肿瘤的治疗。四肢创伤及骨折的治疗。
科研论文:发表骨科专业SCI论文1篇,国内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7篇。
朱磊,主治医师
2007年本科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年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学专业,2014年通过国家主治医师资格考试(骨外科)。2017年在河南省省直三院椎间盘科进修学习椎间孔镜,2021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脊柱椎间孔镜。毕业后一直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14年。
专业特长: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从事骨科专业14年,擅长于脊柱骨折的经皮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脊柱椎间盘突出症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及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科研论文:发表论文2篇。
END
通讯员 | 脊柱外科 李建军、钟向新
编 辑 | 郭金璇
审 核 | 李建军
初 审 | 郭金璇
复 审 | 沈伟锋
终 审 | 梁洪浪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