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东成镇:“党建+人才”双擎驱动,聚力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方+

近年来,新兴县东成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聚焦阵地建设、人才引进、效能释放,积极探索“党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人才新动能。

党建引领强保障,构建人才集聚“新阵地”

     南方+ 梁桂婵 拍摄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东成镇党委坚持把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通过构建驿站组织架构、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等方式,多维度、全方位推动人才工作落实落细。立足镇域产业发展,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合力,由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领专家人才到顺德区容桂街道企业等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开展“双招双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全力推动人才工作稳中有进,近年来引入了广东众美食品有限公司、顺成生态农业综合项目、新兴县温氏荣康禽畜有限公司、穗筠养心民宿项目等多个项目。

此外,东成镇坚持以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为基础,高标准打造集办公室、洽谈室、会议室、培训室等功能室为一体的东成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同时依托沃田蔬菜种植基地、东利渔业专业合作社等场所,创新设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现场实践点和能人工作室,全力打造人才工作“一中心多阵地”模式,“筑巢搭台”建设人才高地。此外,实行人才“一对一”“点对点”对接服务,通过完善人才联系清单、召开乡贤座谈会、实地调研指导等方式,及时把最新政策传递给各类人才,同步收集乡贤人才对东成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切实以人才之智助力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壮队伍,培育乡村振兴“新力量”

为进一步解决乡村人才紧缺问题,东成镇坚持“外引+内孵”双向发力,一方面,以水产养殖、富硒丝苗米种植、不锈钢生产加工等需求为导向,靶向引进科技特派员、企业家、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等各类人才41名,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结合探索1个驻村团队联系1支能人队伍,结对N名能人的“1+7+N”模式,强化本土人才挖掘培养,组建各类能人队伍7支,培育“土专家”“田秀才”“鱼状元”等力量45名。

在此基础上,东成镇构建“课堂教学+实地参观+现场指导”的教学体系,今年以来,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乡村绿化等重点工作,积极对接联系华南农业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专家学者和乡村绿化技术人才,依托镇委党校、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能人工作室等阵地开展能人沙龙、乡村绿化“互学互鉴互促”等活动20余次,通过为村(社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服务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效能。同时,运用顺德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成功引进云河顺成生态农业综合体项目,积极对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开启“粤菜师傅”厨艺培训,助力开发具有东成特色的预制菜研发和农特商品,打造本土品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才融合谋发展,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我们根据不同时节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基本上每天都能采摘3000多斤蔬菜销售到广州、肇庆等珠三角地区。”谈起蔬菜基地的收成,农户们都笑逐颜开。

    南方+ 梁桂婵 拍摄

“米、菜、鱼”是东成镇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东成镇聚力构建“党建+产业+人才”发展机制,促进人才效能释放与产业发展需求高效配置。东成镇沃田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镇人才驿站专家人才吴锦标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经营模式,积极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学者前来东成镇“传经送宝”,对合作社农户开展培训,针对蔬菜品质改善、产量提升等贡献“农技锦囊”,助力提升蔬菜种植产能,目前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超300亩,年产值约400万元,带动50多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交给村集体土地租金达20万元,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

立足凉果产业底蕴优势,东成镇充分发挥人才驿站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企业商会,联系乡贤人才,持续擦亮产业“金字招牌”。如,今年4月30日东成镇参与承办了首届新兴凉果产业发展大会暨60周年志庆活动,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参加,凉果企业签订购销协议交易额达20亿元,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撰文:梁桂婵 东成宣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马海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