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科推出病区复诊服务,每天增加至少200个骨科病区号源,满足复诊患者看诊需求;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院区扩改建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启动施工……”8月20日,佛山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苹带队上线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FM94.6《民生直通车》节目,围绕医院医疗服务等内容,回应市民关切。
热点Q&A
Q:希望医院多放点号,不要让患者就诊等那么久。
A:目前,医院正推行病区复诊服务,每天增加至少200个骨科病区号源,接诊该科的复诊患者以及初(复)诊普通骨科疾病的患者,以满足复诊患者看诊需求。待流程优化成熟后,将会推广全院病区,提供更多门诊服务。
同时,骨科也延长了门诊服务时间并增加现场号源。目前,骨科服务时间延长为8:00-21:30,不间断提供门诊看诊服务;并提供125个现场号源,分别在7:00、11:30、14:30开放挂号,满足不同时间段复诊患者的看诊需求。此外,中午时段还设有2名骨科医生为患者查看上午检查检验的结果。
护理团队也根据患者需求实施弹性排班,除配合骨科住院病区复诊护理外,今年骨伤科门诊换药室将治疗时间延长为8:00-23:00(周一至周日),内科门诊治疗时间新增12:00-12:30、17:30-18:00两个时段(周一至周五),妇科门诊理疗时间新增18:00-20:00夜间时段(周一至周五),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Q:手臂撞伤后检查的结果,再拿给医生看需要重新挂号吗?
A:医院明确了检查后再次就诊的流程:当天看诊同一专科时无需再次挂号,由分诊护士负责安排首诊医生或该专科其他医生为其看诊。如果当天不能获取报告,且未有任何治疗方案的,在一周内(由首诊当天算起)携带报告结果到我院原挂号专科门诊,先到分诊台向护士说明,分诊护士核实后,会协助复诊,享受免一次该专科普通门诊诊查费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就诊已制定了诊疗方案或开具了处方,为继续治疗而复诊的;或者在复诊时发现患有其他专科疾病,需到其他科室就诊的,则需要重新挂号。
Q:医院停车难,几乎每次停车都排长龙?
A:医院早前已腾出院区内所有车位供来院就诊患者汽车停放,本院员工汽车只能停放在医院北侧待扩改建的临时露天地块内。同时,该地块的西南面也划出了约250个免费车位供患者停放。医院也安排保安队员在停车场出入口指挥汽车有序通行,高峰时段联系交警部门对道路进行疏堵。
此外,医院也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停车指引,指引来院患者汽车快速停放到医院本部停车场及周边较近的停车场(例如珠江大酒店停车场、松风路停车场等)。另外建议就医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现已有多趟公交车到医院南门的【亲仁路站】和汾江中路西门的【佛山市中医院A站】。
医院将对现时的停车收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目前正在招标,待升级改造完毕后,在进院各入口的位置将显示剩余车位数量,进入车库后绿灯显示空缺车位,可方便市民快速停车。
Q:中医院禅城院区扩改建项目有什么进展?
A:除佛山市中医院新城院区正加快推进前期准备外,目前,禅城院区扩改建项目正遵循既定规划,基本完成设计等相关工作,力争于2024年底正式启动施工。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也在有序进行中,项目的一期建设目前进展顺利,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施工;而二期项目也将按计划于2025年完成施工。
服务升级划重点,深化学科建设提升服务内涵
据陈苹介绍,我院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在今年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硬件设施上,急诊重症/心脏重症监护病房(EICU/CCU)、重症医学科围手术期监护区及改建扩容的重症疑难综合门诊相继揭牌启用,为我院重症及创伤救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将有力促进医院危急重症救治朝着专科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市民生命保驾护航。
此外,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解决老年患者尤其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风险隐患多、准备时间长、术后康复慢的难题,医院组织关节骨科、老年病科、心病科、肺病科、脑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科室抽调骨干,成立老年髋部骨折多学科诊疗协作小组,探索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绿色通道机制,并于7月在骨十、骨九科建立老年骨科病房,成立一个月以来,收治老年患者488人,其中85岁以上手术的高龄老人58人,增强了老年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让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得以快速恢复。
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广大疼痛患者的就医需求,实现对各类疼痛病症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高疼痛科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今年5月,我院疼痛科在1号楼7楼正式开设住院病区,至今共收治112位疼痛专科患者,标志着医院疼痛专科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就医环境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线上线下扩容优化门诊服务
为减少患者被动等待时间,医院建立预就诊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自助检验功能,对于诊断明确且因相同疾病就诊的复诊患者,可自助开检验单。在此基础上,佛山市中医院检验输血门诊也于今年4月启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检验服务和更加专业的报告解读,截止5月28日,共为200名复诊患者提供报告解读服务。
今年2月,继佛山市中医院1号楼二楼门诊自动化西药房投入使用后,一楼门诊自动化药房也正式投入启用,分设门诊、急诊2处发药窗口,采用“先报到,后取药”的模式,平均候药时间已缩短至5分钟以内。
去年,我院成立眩晕、糖尿病足、甲状腺结节、疑难关节炎、肺癌5个门诊多学科(MDT)诊疗中心,充分整合院内资源,今年更新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MDT诊疗中心。截至2024年7月30日,共开展多学科会诊100多例,患者及家属均反响良好。诊疗服务由“串联”变作“并联”,患者可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面对多位不同专科领域的专家为其进行诊治,并享有后续随访跟踪等延伸性的服务,真正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医疗服务。
同时,位于1号楼三楼的名医堂也揭牌启用近半年,不仅在就医环境上有所升级,还汇聚了引进的国医大师及该院的省、市级名医,涵盖多个学科,免去了诸多疑难杂症患者苦寻名医的困扰,极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提升满意度
作为“广东省中医经典病房建设试点单位”、佛山首个以中医药为主导治疗危重疑难杂症的科室,我院中医经典病房(全科医学科)开科以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今年上半年出院人次同比去年增长超30%,实在的疗效打破了人们“中医只能治慢病治小病”的传统观念,以中医主导治疗一些疑难急危重症,可发挥1+1>2的作用。比如一些肺炎或多重耐药的患者,尽早使用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少患者可达到纯中医治愈。同时,科室100%的中医药参与率也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获得感,有时该科医生还因病情所需亲自熬煮中药,备受好评。
为满足群众对中医药调理、杂病治疗等需求,除原有的全科医学门诊外,医院今年还增设了中医杂病门诊及中医经典门诊,备受市民认可。
而在护理团队方面,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结合中西医多种护理手段,解决围术期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如术前推行8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以温热的红糖姜水、陈皮姜水、体能口服液等替代冷的清饮料;术后开展姜汁擦浴缓解患者术后虚劳症状等。同时,大力推广和应用中医适宜技术,2024年上半年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52项,应用651.5万余人次,受益群众人数逐年增长。而在病房,护理团队也带动引导患者及家属参与八段锦、专科康复操等中医传统功法训练,以增强体质、疏通经络、促进康复,收到良好的效果。
陈苹在受访时表示,我院在现有院区业务空间严重不足的有限条件下,通过智慧化赋能,尽量通过小切口、小改变,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文:李晔至
视频来源:佛山+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