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8月24日,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义诊就在本周六!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订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彰显医院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宗旨,聚焦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市五邑中医院将于本周六(24日)举办“送医送温暖”大型义诊活动,邀请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专家到院指导,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省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本次活动阵容强大,诊疗范围广,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科郑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张扣兴教授、北京老年医院骨科马建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蒋天裕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傅庭焕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刘伟教授、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万志荣教授、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赵静教授。

义诊活动细则

义诊地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门诊大楼

义诊时间:2024年8月24日(周六)上午9:00-12:00

咨询热线:0750-3509733(上班时间)

义诊优惠:

1、义诊期间免收门诊大楼一楼大堂义诊专家诊查费。

2、门诊大楼一楼大堂义诊现场专设免费中医咨询、药膳及身体调理咨询服务、免费膏方品尝。

义诊预约手册

一、关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服务号

二、选择预约挂号

三、选择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义诊

四、选择预约时间“8月24日”并选择义诊专家、相应时段,诊疗收费,挂号成功。

现场流程

1、一楼大堂分诊台报到,分诊护士指引到相关专科;

2、专科专家就诊,开具药物处方;

3、收费处或自助缴费,领药离院。

义诊专家简介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也称海归医协)是隶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目前该协会拥有会员2000余人,涵盖北京市及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医院各个学科的主任、院长及业务骨干,而全国医学领域的归国留学人员更是多达数十万之众。目前该协会已成立下属医学专业委员会13个,包括肝胆外科、眼科、血管、心血管外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脑血管病、大血管病、神经肿瘤、神经内镜、颅底外科及传染病专委会等十余个下属专业分会及青年委员会及神经外科联合会等下属分会组织机构。近年来,海归医协的专家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偏远山区,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利用掌握的先进医学知识造福社会,造福患者,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力量,为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

郑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欧美同学会法比分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第一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监事,北京赣籍医学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科协及北京医协司法临床鉴定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疑难心血管病诊疗顾问,卫生部首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等。曾先后担任法国 ParlylI 心脏病医院介入中心客座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首任导管室主任,北京现代先心病诊治中心首席专家,首届中印先心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国际研讨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及305医院等十余家大学与医院特聘教授与专家顾问等。

  我国心血管病诊疗领域知名专家,至今完成各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1万余例,擅长各种疑难心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尤其在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肺栓塞、外周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器械的研发,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及先心病个性化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封堵器及人工心脏临床医学转化等方面有较深造诣。

  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8部,获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8项,承担卫生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四次,承担国家重点课题的分课题负责人一项。有6例介入技术应用为国际首创与国际最先报道。201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血管领域3D打印的临床应用研究,2014年采用PDA封堵器介入治疗下腔型房缺获得成功,打破了国际上该型房缺介入治疗的禁区。多次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及"国家十三五战略研究规划重点任务"有关"先心病、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解决方案"及"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与战略规划"的起草与编写工作。参与并获省部级与国家级医学与科技进步奖3项。

张扣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呼吸、急危重症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不明原因发热、胸闷、器官功能损害;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预防和康复;内科复杂、疑难和危重疾病(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担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管理专业常委、《中华临床感染学》杂志编委、《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微生物与感染频道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编写成员。

刘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留学美国并于2004年归国,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医学真菌学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委会副主委,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学会(ECCMID)药敏委员会中国药敏专业委员会(ChiNAC)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性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病原微生物与感染领域“十四五”发展规划起草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医学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细菌与真菌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委会副秘书长。担任〈微生物与感染〉常务编委、〈Mycopathologia〉编委、〈菌物学报〉编委、〈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编委、〈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委、〈中国真菌学杂志〉编委、〈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微生物与感染频道”编委。基于首先对曲霉耐药性研究揭示出新型耐药机制并建立检测新方法,揭示了临床重要病原性真菌的数种耐药新机制;首先提出我国病原性曲霉药敏试验判读流行病学折点;完成抗真菌新药的评价;鉴定两个抗真菌靶点;首先测序并注释希木龙念珠菌全基因组;揭示我国ICU念珠菌血症病原菌耐药机制;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是抗真菌新手段;首先提出应警惕COVID-19感染的真菌感染。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4项。已指导8名博士和8名硕士。

蒋天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领域: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疼痛康复、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在手法治疗、运动康复和帕金森病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康复和神经可塑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康复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分会康复治疗学组委员。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专业,2003年获得解放军总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6年获得美国马凯特大学物理康复系博士后经历。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北京市课题1项,军队保健课题2项,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3项。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研发设备受邀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获得军队医疗工作先进个人1次,个人三等功1次,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

傅庭焕

  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胃肠道肿瘤微创及综合治疗,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腹膜后肿瘤及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6篇,发明专利4项,获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解放军总医院重大课题一项。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血管分会北京分会委员会,中国医师分会抗肿瘤分会委员,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委。

马建华

  北京老年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领域:专注于老年颈、肩、腰、腿痛的中西医诊疗,在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建新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精通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管理及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

  社会职务: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骨结核专业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市海淀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学术成果: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主持及参与卫生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医管局等多项重大课题,参编《健康大百科(老年篇)》、《老年人就医指导》、《老年医学临床实践技能进阶培训教程》等多部书籍。

万志荣

  航天中心医院老年一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航天中心医院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亚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擅长各种类型老年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老年痴呆的早期精准诊断和药物选择、中晚期药物调控以及并发症管理,对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前适应症/禁忌症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及术后程控、药物调整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调控协作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委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质控专病组秘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运动障碍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理事会副监事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调控分会委员会委员,参与《中国帕金森病医疗质量培训教材》课程的编撰、主讲和培训,参与《中国帕金森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发表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专业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4部专著,参与专家共识3项、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曾荣获2016年第二届德技双馨“人民好医生”、医院“十佳专家”、“星级员工”、“神经变性病教育培训杰出成绩奖”等荣誉称号。

赵静

  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帕金森病、正常颅压脑积水、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在脑血管病、头痛和头晕及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内外专业论文近30篇。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肠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慢病防治分会常务理事。

文章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