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总额超700亿,南海“沿链经济”火了

南方+

“我为什么选择南海?”

这是在8月20日的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产业用地推介会上,佛山市南海易乐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强抛出的问题。二十多年来,虽然曾有过不少外省和省内城市招商部门找到他,抛出极具诱惑的条件,但他的回答始终坚定,“我们从来离不开、也没想离开南海。”

南海有一批像曾强这样始终看好、坚定投资的企业家。截至8月20日,今年南海已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5个,是去年同期项目数量的1.8倍,签约投资总额超700亿元。当天推介会现场,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南海还一次推介了56宗共5249亩优质产业用地。

2024年南海区产业用地推介会现场,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麦炽辉 摄

独木不成林,孤舟难渡海。这些新落地的项目、这些等待项目落地的土地,都不是孤立、随机蹦出来的。近年来,南海深入开展重点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沿链经济”已具规模。这些项目和土地,都深度嵌入南海“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体系,不少在产业链上相互关联和补充。

这正是南海的产业魅力所在。

坚定实业,“加码”南海

想在南海土地上投资兴业的企业、企业家,从来就没有少过。

四十多年前,《人民日报》的社论《象南海县那样把农村搞活变富》《象南海县这样坚定前行》就讲述了在那个改革开放的火红年代,南海人敢为人先的创业情怀。在参加8月20日的大会前不久,南海区区长王勇还参加了纪念当时丹灶万元户现象的一场座谈会。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南海人知道,实业是事业之本。

桂城华舟铝业总部项目、九江莱诺家具智能制造项目、西樵超豪新能源整车项目、丹灶中集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项目、狮山彩龙新材料基地项目、大沥联东U谷·佛山科技之星项目、里水腾彩RFID集成电路数字化智能化工厂项目……8月20日的大会上,一批或传统、或新兴,或外来新增、或本土增资的项目纷纷签约。

这是今年,南海围绕“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体系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的缩影。今年以来,南海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700亿元,其中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达到21个。这些项目中,不乏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隐形冠军、中国500强等优质企业项目,如清溢光电、海格云链、根源集团总部、铝合金轻量化中国总部等项目。

在曾强看来,当前许多行业都面临挑战,但是越是行业洗牌,越是突出重围的机遇期,“再不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好的企业。”虽然一些其他城市给其开出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他坚定地选择继续扎根南海、“加码”南海,并且期待早日在南海实现创业板上市的目标。

在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区招商局党组书记梁耀智看来,南海在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取得这样的成绩单,源于政府始终毫无动摇地支持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从招商引资到推动“大技改”、调整外贸结构、提升区位优势等工作,南海一直在全速前进。

2024年南海区产业用地推介会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产业发展情况。麦炽辉 摄

2024年南海区产业用地推介会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产业发展情况。麦炽辉 摄

存量增量,都看质量

土地是实业之根。

南海对企业毫不动摇的支持,最直接地体现在土地。每个制造业企业家想要投资,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土地。每个地方政府想要帮助企业投资,首先要解决的也是土地问题。

目前,南海区工业用地红线已从144平方公里增至190平方公里,占全市42.2%,全市排名第一。2021年到2023年,南海产业用地供应分别是2686亩、6010亩、6245亩,实现“三连涨”;今年计划供应产业用地6000亩,至今已完成产业用地供应约3000亩。

土地供应仅有量还不够。用王勇的话说,南海已经过了“拿到盘里就是菜”的阶段。因此今年以来,南海在优质项目土地精准供应上,下了很大功夫。

以本地增资扩产项目为例,今年南海区招商局联合各镇街经发办、相关行业协会对区内优质工业企业开展增资扩产用地需求情况摸查,已筛选出前后两批共57家增资扩产用地需求企业,均为行业领先企业,且均有优质预期增长。该批企业2023年产值合计约112亿元,增资扩产后预计近230亿元,增长率约110%。它们均在南海扎根已久,落户时间最长的超30年,对南海怀有深厚情谊。对于这些企业,43家企业已推荐供地方案。其中,已成功签约项目共22个,签约总投资额达148.6亿元,总固投为48亿元。

无论是本地增资扩产,还是外部新增引入,只要高质量、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南海都以最高水平的服务对待。例如企业最常接触到的审批代办服务,今年前7月南海新签约的165个项目中已开工91个,开工率达55.15%。其中,重大产业项目已开工9个,开工率达42.86%,项目开工投产不断提速。

今年8月1日,狮山的慧谷科技全球总部项目启用,企业的人造石生产线占全球市场份额超40%,项目从确定拿地到奠基仅用时3个月,从动工到验收仅用时15个月。

在产业用地推介会上,南海的产业供地及配套服务效率,得到了广东雅格美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鹏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的纷纷点赞。

更多没有发言的企业,则正在以一个个真金白银的投资项目,向南海给出自己的回应。

“沿链经济”,集群共生

值得关注的是,南海产业招商与服务中的“链式”思维越来越突出,“沿链经济”已具规模。

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业链条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市场响应速度及整体竞争力。

今年3月,九江的林氏家居部件化与智能仓储建设项目投产,从动工到投产用时18个月。整个项目实际上就是一条产业链,林氏家居作为“链主”,联合合作供应商,共同应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

南海一直对产业集群及各个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十分关注。目前,南海已经已拥有2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16个超200亿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南海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体系。如果说过去南海的不少产业集群是自发生长出来的,那么今天南海的“三高四新六集群”产业体系,则可以说是有意识地引导、创造出来的。

围绕着一个个产业集群、一条条产业链,南海正在大做文章。如针对安全应急产业,《佛山市南海区打造安全应急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年)》就提出,未来7年全区将投入不低于350亿元支持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以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综合类)为核心,广东金融高新区、国家环保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等产业园为增长极,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安全应急产业智能制造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品展销中心、金融服务中心。

南海还以产业链为单位,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服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近年来南海持续推进的重点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南海全区就累计举办各类产业链对接活动150场,共组织8700多家(次)企业参与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

这个月初,南海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械装备行业专题对接会在狮山举办,超过60家机械装备类企业与14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深度对接。近期,南海还计划针对有数智化转型升级需求的重点行业,陆续开展一系列的专题对接会,联合协会、高校、服务商等力量,着眼行业特色开展精准对接,全力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南海制造。

未来,南海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三高四新六集群”,还将结出怎样的成果?令人期待。

撰文:熊程 许楚蘅 冯艳

■链接:

5249亩!南海产业“招亲”忙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