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近年来,和平县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工作,以“擦亮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创出一方市场”为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对“和平猕猴桃”等农特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工作力度,通过做强地标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今年4月,“和平猕猴桃”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河源第3件、和平县首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该商标的取得是和平县着眼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要素,深入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成果,更是和平县实现乡村振兴、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强劲动力,为和平开辟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促进县镇村农业品牌经济发展,带动和平猕猴桃产业链提档升级。
锚定“特”“优”,擦亮金字招牌
和平县地处东江上游九连山腹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不仅是全国最南端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还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猕猴桃生产基地县,猕猴桃产业是和平县重点农业产业。和平猕猴桃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各地,是名副其实的和平“土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拥有扎实的市场、受众基础。
面对猕猴桃这一金字招牌,和平人一直在大力保护、传承与发展。早在8年前,和平县委、县政府就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高瞻远瞩、提前谋划,围绕“特”“优”农业深度布局,将和平猕猴桃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大力培育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味着‘土特产+文化+法律保护’,获此殊荣的产品相当于拥有其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等象征性的产业特征,具有‘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权威价值。”和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在政府高位推动、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经过几年的培育和推广,“和平猕猴桃”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地理标志意识,擦亮品牌,提升品牌含金量,成为“独一无二”,和平县党委政府、县市场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2021年,和平县组织走访县域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对相关农产品产值、规模等信息逐项登记在册,通过查阅和平县人文历史记载,对和平县符合地理标志产品基本特征的特色产品的资源数量、地域分布、产品类别等信息进行摸底了解。同时,深入乡村加强地理标志业务指导,组织专家开展地理标志相关技术讲座、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培训服务活动。
经过多次实地走访、深度调研及听取多方意见,和平县决定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为契机,将工作思路转向至培育并组织相关协会申报“和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自此,关注和支持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与保护工作,将“和平猕猴桃”打造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商标,成为和平县的共识,全县掀起为甜“猕”事业奋斗热潮。
申报商标,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申报注册的。”和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产品产地的重要标志,属于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这些产品可以映射出产地的品质、声誉、特征甚至历史文化,更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鲜活载体。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内涵,申报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2021年12月,在和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河源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支持下,和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托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支撑,以和平县奇异果(猕猴桃)协会名义申请注册“和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次提交因使用管理规则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申请。”随后,和平县市场监管局经深入调研、科学评估、多次研究、通力协作、全面梳理后,重新提交申报材料。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2024年4月28日,“和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借助申报“和平猕猴桃”商标的影响力,和平县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和平猕猴桃”品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平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参加“湾商赛”“粤创赛”“广交会”“广东地标特产年货节”等大型赛事、展会,不断扩大和平县优势技术及区域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六个十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建设工作部署,和平不断夯实猕猴桃产、供、销产业链,并以猕猴桃为核心,推动产业链以点带面,着力打造“一带两心二区”产业布局,辐射带动猕猴桃的种植、育种、文化、农旅、物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品牌建设的“虹吸效应”“溢价效应”凸显,和平猕猴桃产业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发展态势。目前,和平县主栽品种有美味猕猴桃系列1个、中华猕猴桃系列4个。从事猕猴桃产业的国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从事猕猴桃产业的合作社6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2家。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5万多亩,年产鲜果近4.5万吨,鲜果年产值约8亿元以上,加工产值约2亿元。
加强推广,推进地标品牌持续增值
和平猕猴桃从“土特产”到“金招牌”的转变、从“产品”到“品质”的提升,既代表着和平县农特产品的优势所在,也代表着和平县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坚定发展路径。产业振兴的背后,是和平深挖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症结,努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品牌化的探索和实践的缩影之一。
“以地理标志为代表的商标资源,将会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成为和平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依托。和平在强化地理标志的发掘、培育、保护、运用、推广,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和平县市场监管局正协调推进“和平猕猴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以及密切跟踪“和平腐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同时,就“和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许可使用工作,该部门多次走访有关单位和行业协会了解“和平猕猴桃”种植面积、产品产量等情况,研究部署“和平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发展思路及运用的有效做法。
下来,和平县将聚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业优势,鼓励和引导“和平腐竹”等一批承载和平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注册商标,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监管主力、社会合力”的推进体系,推进地标公共品牌价值持续增值。鼓励生产经营者长期、正确使用地理标志,引导和鼓励地标龙头企业首先做大做强自身品牌,让地理标志产品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造区域名片、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撰文:黄敏立
通讯员 陈鸿辉 林志艳 叶丽雅
摄影:张浩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