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经费投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逐步成为各级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根据湛江市“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1.5%以上。
为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近年来湛江市委、市政府围绕研发经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研发和创新的政策,在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市科技局和市统计局两个部门通力配合,在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地级市搭建首个“湛江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平台”,以研发费用归集与统计为切入点,以研发加计扣除、高企税收减免等政策为抓手,进一步指导、规范企业等创新主体提升研发管理水平,研发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近日,湛江市科技局分别对全市300家重点企业(含213家规上企业)、16家科研机构展开第二季度科技创新指标监测。笔者从湛江市科技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整体研发投入上报总数大幅增长。1-6月,237家填报企业上报R&D经费总数42.79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上报数25.97亿元,提升了64.8%。并且各区县研发投入增势明显。
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强引领
今年以来,湛江市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赋能百亿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仍是研发投入的主要承担者。2024年湛江市上报企业中制造业企业158家,占上报企业总数的68.6%,研究开发费用合计39.17亿元,占上报企业总数的91.6%。
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中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为首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32.42亿元,占制造业比重的82.8%,较去年同期提升8.1个百分点;造纸和纸制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2.85亿元,占制造业比重的7.3%;农副食品加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1.06亿元,占制造业比重的2.7%。以上3大制造业行业作为湛江市科技研发投入贡献的重要支柱。
高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1-6月,湛江市237家上报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91家,占比80.6%,高企上报R&D经费投入合计7.27亿元,占除宝钢湛江之外的70.2%。湛江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它们通过创新研发,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引领行业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优化。高企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急剧增加,标志着它们正逐步成为湛江市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分区域来看,麻章区高企R&D经费投入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8%,占高企上报总数的41.3%;经开区R&D经费投入1.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占高企上报总数的21.3%;遂溪县R&D经费投入0.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占上报企业总数的10.1%。以上三个区县企业在研发(R&D)经费投入占比上超过了70%。
各类研发投入费用有效增长
研发活动费用投入一般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八类。1-6月,在湛江市上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整体增长64.8%的前提下,各类研发费用表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
一方面,直接投入费用提升明显。1-6月湛江市上报企业研发费用中直接投入费用29.9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1%;人员人工费用3.4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湛江市企业的直接研发资金投入增长反映出它们对研究与开发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的高度重视。随着研发预算的扩大,企业能够加速创新进程,拓展技术前沿,并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或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摊销费用显著增加。1-6月湛江市上报企业研发费用中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1.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6%;无形资产摊销费用0.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0%。两类摊销费用的显著增加代表湛江市企业对于研发设备和固定资产、专利费用等的投入大量增加。
南方+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徐宇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