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这里渔舟唱晚、小桥流水,一派水乡风光。20年后,这里高校林立,书声琅琅。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昔日闭塞的小谷围岛已然蝶变为20余万高校学子“逐梦之地”,更为当地岛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宜居宜业之城。
大学城航拍图(郭锦华摄)
地铁高速环绕,市民出行方便
小谷围,本名小箍围,最早见于《广东新语》:“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因这里四面环水,像是被水围束住的箍桶,才有了这个直接又形象的名字,后又改称小谷围。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特征,交通不便一度成为许多人对它的固有标签。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这种刻板印象被逐渐扭转。如今,4号线与7号线两条地铁线路在此交叉出一个“十”字,南沙港快速路和新化快速路两条高速公路并行而过,官洲隧道和金光东隧道在南北两端向外延伸,这些交通干线如同广州大学城的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车流与行人往返于岛内外,天堑变通途,曾经四面环水的江中孤岛成为车水马龙的交通纽带,既连接着原岛上居民的便捷生活,又承载起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想。
南沙港快速路
小谷围岛民对于交通的日益完备深有体会。90后穗石村民阿贞在谈及这二十年变化时,觉得岛民出行方式比以前便捷太多了。“小时候,我们想要出岛只能坐渡船去对面的新造和南村,或者要经过小洲和长洲出岛,路程远,时间长,但现在岛内有地铁和高速路,现在无论去广州南站或者去市中心都便捷。”阿贞表示,以前坐轮渡是小谷围岛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当时父辈无论出岛销售农产品,还是我们外出求学都非常不便,以前有能力的村民都想往外闯,但随着现在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现在村民更乐意在岛内安居乐业。
贝岗村GOGO新天地
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幸福感提升
每当夜幕降临,贝岗村的夜市成为广州大学城学子的美食狂欢地。状元食坊、贝岗村商业街食肆林立,各种特色小店五花八门,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餐饮或小食应有尽有,给村子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而旁边的大型商场综合体GOGO新天地,则是岛内师生最爱的潮流聚集地,为贝岗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和商机,让贝岗这条古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贝岗村党委委员邵凤珍介绍, 2003年之前的贝岗村,以务农为主,虽然温饱不愁,但由于这里交通闭塞,大部分村民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2005年,她进入村工作时,当时村集体几乎没什么收入,股民的分红更是少得可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贝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贝岗村集体现在有物业铺位139家,2023年村集体总收入达到6095万元,村民每月股份分红有1400多元,加上春节、中秋等节日慰问金,村民每年的分红收入可达1.8万元,加上很多村民的出租屋收入,基本让村民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贝岗村的这些年发展得益于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优越的地理位置,带动了我们村集体经济告诉发展,相信随着大学城不断发展,未来能够带动村集体物业的租金收入和村民收入不断提升。”邵凤珍对广州大学城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贝岗村只是岛内4条保留村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发展,生活环境变好了,村民的荷包涨了,大家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90后”贝岗村民斯华就非常感谢大学城发展给大家带来的发展机会。“小时候岛上条件不好,很多年青村民一直都有想出去闯荡的冲动,后来我大学毕业后发现岛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就选择在村里留了下来。”斯华表示,现在大学城各类型企业众多,不仅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而且岛内的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也让更多年轻村民选择留在岛内发展。
华师附小外观
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就在家门口
“以前家里老人病了就只能出岛,治疗不及时很容易有生命危险。但现在广东省中医院这样三甲医院就在家门口,这对于我们这些老人家就医非常方便,现在就算有什么大病或急病,几公里就可以到医院,大家都不用那么担心了。”现已年满65岁的华叔是土生土长的南亭村民,他对二十年变化的最大感受就是就医的方便,而且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公共配套的不断完善,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公共配套,进一步提升了岛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如今广州大学城除了有12所高校,还有华师附小、广大附小、广大附中等重点名校入驻,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广东省中医院、小谷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让岛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公共绿地开放试点、健身场所、长者饭堂、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为岛民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活环境。
居民在大学城中心湖锻炼
“女儿2012年在大学城买房的时候,当时大学城的教育配套还不是很完善,我们家人曾担心孩子日后的读书问题,没想到这里竟然给了我们全家人这么大的惊喜。”来自湖南的退休教师胡佑平跟老伴现在居住在星汇社区,他孙子在华师附小读四年级,现在他除了每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他的生活行程也是安排满满的。比如:他早上去大学城中心湖散步锻炼,下午去社区中心练练书法,或者与邻居一起打乒乓球。他还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大学城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给胡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初跟老伴计划照顾孙子几年,等孩子大了,我们就回老家居住。但现在我已经不想走了,这里完善的医疗教育配套,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和谐的邻里关系,让我感觉生活在大学城真的非常幸福。”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黄卓鹏 张成锟
部分是资料图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