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送餐可以进小区吗 不应该,为小区安全考虑 应该,外卖应该送上楼 提交
你遇到过外卖员与物业保安的摩擦吗? 遇到过 没遇到 提交
对该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设置外卖柜,住户下楼取餐 外卖员登记后进小区 举行沟通交流会,多互相理解 提交
近年来,“外卖员能不能进小区”话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8月12日,浙江杭州一名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后引发现场人员聚集。
8月16日,深圳市罗湖区物业服务行业协会举行物业、外卖快递行业沟通交流会,共同探讨外卖快递骑手与物业之间的冲突问题,探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构建双方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外卖与物业矛盾常有发生
近些年,随着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深圳部分小区实行人车分流、外卖员电瓶车禁入等制度。长虹物业负责人赵兵表示,骑手在小区迷路导致送餐超时、车辆随意停放导致交通堵塞,因而与小区物业保安发生冲突等事件常有发生。
“骑手后台有一套服务评价机制,直接影响骑手的工资薪酬。”美团罗湖区负责人刘汝超表示,如果因骑手送餐超时,不仅导致用户投诉,也会影响骑手收入情况。他介绍,闲时骑手送餐时间为28分钟,午饭晚餐忙时送餐时间为50分钟。高峰时,送餐遇到大型小区、高层写字楼,因担心超时,心情难免有点急切,更容易与物业发生摩擦。
一名外卖骑手表示,比如,在午餐高峰期,一些商业体电梯繁忙,一上一下耗时很长;一些小区禁止骑车进入,骑手不得不走进去。而耽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变成罚款和投诉。
而在物业服务人员看来,自己的职责是维护小区管理秩序。“有些业主认为,骑手不登记进入小区,骑着电动车穿行,会增加安全隐患。而部分业主又希望外卖能送餐上楼,物业保安也是左右为难。”午越物业负责人华敬伟表示,尤其在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存在争议的当前。早前他所管理的小区就曾因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而引发物业保安与外卖小哥的口角。
一名小区保安也向南方+诉苦,曾有业主投诉外卖员随便进出小区;部分外卖小哥乱停乱放电动车,早晚高峰时业主也有意见;还有一些外卖小哥会跨栏、强行闯入,“我们的工作也不好做”。
畅通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
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服务已深度嵌入群众居家生活,外卖骑手与快递小哥的“与时竞速”,也对传统的小区管理带来冲击,成为现代物业管理的新考题。
1981年,全国首家物业服务企业诞生在深圳罗湖。同年,东湖丽苑小区成为全国首个实施物业服务的小区。
“物业保安与外卖骑手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服务于同一用户群体,理应相互理解。”罗湖区物业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刘銮喜表示,深圳罗湖作为全国物业服务行业的发源地,罗湖区物业服务行业协会有责任、也有义务探索共同促进两方行业的稳定发展,有效遏制此类冲突事件再次发生的机制方法。
广东尚达律师事务所程舜新律师建议,出于小区规范管理的考虑,可在小区门口规划外卖收发区域,设置外卖取餐柜,节约配送时间,或对配送固定区域的外卖员进行登记,实行登记管理。他同时提到,外卖平台也应改变当前管理体系,延长收货容忍时间,优化分配,尽到更多企业的社会责任。
“小区物业可以联合街道等相关部门,开展清凉行动,提供纳凉场所,为辛勤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们送去一份清凉与关爱。”广东普罗米修律师事务所邵明战律师建议。
倡议“畅通渠道、传递温暖”
8月19日,罗湖区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发起《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提供“畅通渠道、热情服务”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
《倡议书》从优化管理、强化培训及暖心服务三方面进行倡导。
一方面,在落实车辆(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对门岗登记流程“删繁就简”,采用开放绿色通道、发放行条、纸质登记、扫描二维码等便捷手段,实现外卖骑手与快递小哥简易快速放行。
同时,倡导小区物业、商务楼宇等送餐服务集中区域,合理设置地上或地下绿色通道,通过张贴线路指引、告知楼栋分布、设立醒目标识、高峰期乘梯指引等,方便外卖骑手与快递小哥上门配送,力所能及提供摆渡工具、设置“取餐柜”等设备,兼顾安全和时效,帮助打通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
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正面宣传等,提升门岗保安、巡逻员等物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注重礼貌用语,呼吁每一位物业服务人员从心底里尊重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
值得注意的是,《倡议书》还呼吁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们设立“爱心驿站”,提供必要的便利措施,向他们免费提供休息、饮水、充电、应急等暖心服务。
撰文:邓子良 丰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