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党总支部书记余涛教授带领团队莅临东莞市厚街医院,与厚街医院第四党支部(急危重症医学部支部)开展党建共建交流活动。厚街医院党委书记黄晓芸、党委副书记廖伟强、第四支部书记李金庭出席本次活动,共同探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助力东莞市应急医院建设。
▲厚街医院副院长廖伟强介绍医院基本情况
▲应急办主任兼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金庭作第四党支部党建工作介绍
会上,厚街医院副院长廖伟强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医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应急办主任兼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金庭重点介绍了第四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了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方式促进急危重症医学部发展、提升医院应急救治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即通过“重症急诊化、急诊院前化、重症院前化、院前院内信息一体化”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院内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院前应急救援能力,助力东莞市应急医院建设。
△急诊科主任谢伟山作汇报
急诊科主任谢伟山详细汇报了急诊科及急诊综合病区的情况,包括科室概况、人员架构、运营情况、管理情况等。他重点介绍了急诊科在协助医院“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三大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如骨髓腔输液、深静脉置管、急诊超声等。他还分析了急诊科当前发展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品牌效应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余涛教授讲话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余涛教授团队认真听取了厚街医院的情况介绍,并对厚街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在党建和业务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余涛教授表示,厚街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创新性地提出ECT(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Team)制度,使得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院内救治无缝连接,在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创伤救治、心肺复苏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与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党建引领密不可分。
针对厚街医院提出的“打造东莞市应急医院、强化急危重症医学部建设、规划急诊科创建省重点专科”的发展方向,余涛教授团队与厚街医院进行了深入交流洽谈。双方就ECT制度内涵建设、区域内心肺复苏救治体系建立、脓毒症相关研究、出血性卒中相关研究等科研方向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厚街医院党委书记黄晓芸做总结讲话
厚街医院党委书记黄晓芸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此次党建共建交流活动是加强双方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契机。她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在党建共建、业务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共同为东莞市应急医院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此次党建共建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东莞市厚街医院的友谊,也为双方在党建和业务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合作机会。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东莞市应急医院建设取得更大进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