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到镇|恩平这碗粉,嗦过你就爱

南方+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后,从深圳来江门更便捷了!“由深入江 好吃到镇”——穿越深中通道探寻江门地道美食系列第十期,带你来到江门恩平沙湖镇,吃软、韧、爽、滑的正宗濑粉。

“哒哒哒,哒哒哒……”当前,江门恩平沙湖镇又迎来农耕繁忙时,田间地头响起各式农机的马达声。插秧机穿梭在水田里,一株株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落入泥中,原本空旷的稻田很快就被整齐排列的嫩绿秧苗覆盖。

早稻喜收官,晚稻忙栽种。 叶芷晴 摄

早稻喜收官,晚稻忙栽种。 叶芷晴 摄

恩平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其中,恩平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全省优质丝苗米优势产区沙湖镇出产的“沙湖米”,更是远近驰名、粒粒珍品。生长在“鱼米之乡”的沙湖人并不满足于吃米饭,而是让大米演绎出各种花样,包括濑粉。

恩平濑粉驰名海内外。 叶芷晴 摄

恩平濑粉驰名海内外。 叶芷晴 摄

“到了中秋节,恩平每家每户都要吃濑粉,我就是吃濑粉长大的。”67岁的沙湖镇上凯村村民吴焯培还记得,在他小时候,做濑粉的工序很复杂,通常要两三户人家合作,把沙湖米舂粉晒干后做成米粉团,再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用力挤压,粉条就会从通过长长的木槽,从木孔中“濑”出来,所以这种粉就叫濑粉。

如今,机械生产线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濑粉的产量,也让濑粉走得更远。2015年,吴焯培结束了在委内瑞拉长达17年的漂泊生活,回到上凯村,在两年后创办培记米粉厂,借助先进的干米粉生产线打造“上凯濑粉”品牌。他介绍,米粉厂年产量可达300至350吨,在中秋节前三个月的备货高峰期,濑粉日产量可达2吨。

吴焯培在晒濑粉。 叶芷晴 摄

吴焯培在晒濑粉。 叶芷晴 摄

恩平是著名侨乡,濑粉是海外恩平游子的味觉乡愁。即使身在国外,恩平侨胞也忘不了家乡濑粉。吴焯培介绍,有不少贸易商到厂里采购濑粉,然后出口到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委内瑞拉等恩平人较多的国家,让海内外恩平人都能吃到家乡濑粉。

干濑粉。 叶芷晴 摄

干濑粉。 叶芷晴 摄

一碗濑粉,竟让人如此牵挂,靠的不只是情怀,更是味道。沙湖镇湖滨美食城厨师何霭文介绍,恩平濑粉吃起来嫩、滑、爽,此外,与其他地区的濑粉不同,恩平濑粉的特色之一在于药材汤底。恩平人会“混搭”老鸭、猪手、猪骨等肉类和党参、巴戟、杜仲、红枣等中药材,熬制2到3个小时,做成老鸭乸莲藕汤、猪手老火汤、狗仔鸭老火汤等,再把整煲汤和一盆煮熟的濑粉端上桌,让桌上众人根据喜好自行调配粉和汤的比例、加入香葱香菜等配料。

汤料丰富。 叶芷晴 摄

汤料丰富。 叶芷晴 摄

带有药材香的汤底,搭配米香浓郁的濑粉,味蕾就这样被一碗美味的濑粉彻底唤醒。

入口软、爽、滑、韧。 叶芷晴 摄

入口软、爽、滑、韧。 叶芷晴 摄

沙湖镇的濑粉好吃,风景更好看。比如镇上的成平村,这是恩平较早被评为“江门市文明村”的村庄之一,更是在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成平村侨胞众多,他们在国外事业有成的同时不忘桑梓,捐钱捐物支援家乡建设,村中的多座碉楼就是他们爱国爱乡的体现。

成平村有众多古碉楼古民居。 熊毅 摄

成平村有众多古碉楼古民居。 熊毅 摄

沙湖镇不仅是文旅胜地,更是发展潜力地。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沙湖镇推进镇域建设“一盘棋”,制定镇“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和培育典型镇工作方案,形成“一核两翼三区”的镇域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环境秩序整治、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圩镇风貌提升、社会治理增效等六大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深中通道的开通,让深圳和恩平有了更多合作机会。据了解,恩平将与深圳福田区共建深江低空经济产业园,分三期建设,其中45.67公顷(685亩)“熟地”已准备就绪。产业园一期位于沙湖镇,规划30.53公顷(458亩),投资约5.8亿元,涵盖一条长800米、宽30米的试飞通道,最大满足24米以内翼展无人机试飞,以及18幢新建厂房和低空监管指挥中心、自动气象观察站、6个无人机室外停放场、风洞实验室、科研楼等基建配套。

出品: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

统筹:潘晓晨 叶芷晴

脚本/撰文:叶芷晴

出镜:钟惠琳

摄像/剪辑:熊毅

设计:区瑞香

支持:恩平市沙湖镇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